中央铁路工程企业跨境开垦土地,全球顶尖基建力量开始布局农业。
据《中国基建报》报道,11月中旬,中铁十四局通过招标获得东营垦利区山东华奥土地经营权,总面积1.45万亩。
无独有偶,姊妹公司中铁二十一局也在11月25日召开了现代农业推进会; 11月18日,中铁十一局新兴业务发展公司正式挂牌,其中现代农业等;铁建交通集团不仅对石家庄滹沱河进行生态修复,还在河两岸种植中草药,打造“农业+文化旅游”产业……
在城镇化建设进入稳定阶段的历史时期,国内房地产建设进入低潮期,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也趋于放缓。即便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建设公司之一,中国铁建也开始乘势而上,谋划进军新领域。
作为大型央企,跨界现代农业不仅服务国家战略任务,也带动集团业务转型,一石二鸟。
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央一号文件连续21年聚焦“三农”问题。
与很多人的固有印象相反,虽然我国早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年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公斤,但事实上,我国粮食消费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而大豆等战略物资更是严重依赖进口。
随着居民食物结构的转变,粮食的直接消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美国智慧农业,很大一部分需要投入到饲养、工业和各种加工领域,这就导致了一定的结构性失衡。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损害了两个“世界粮仓”的供应,凸显了世界粮食安全的脆弱性。央企聚焦三农,可视为我国应对经济转型和世界形势变化的大战略。
01 饭碗在自己手里
一家世界500强第43位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最终会从事农业,用传统的商业分析可能很难理解。中国铁建的举动必须放在国家大战略的背景下分析。
确保粮食安全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中之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篇明确提出,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扎实推进新一轮粮食新增生产能力1000亿公斤行动(2024-2030年)。
事实上,早在2009年,我国就实施了新增粮食产能1000亿公斤的计划。原计划用12年时间完成,但在2012年就实现了。目前,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公斤以上。
今年粮食再获丰收,产量将再上1.4万亿公斤的新台阶,这意味着人均粮食占有量将达到1000公斤,比国际人均粮食安全警戒线(400公斤)高出20%。这个时候为什么还有增加粮食产能1000亿公斤的计划?
原因仍然是供需不平衡。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测算,我国目前每年粮食消费总量高达8.3亿吨(1.66万亿斤)。也就是说,我国还存在2000亿公斤的粮食缺口。
不仅如此,“荒”还与食物结构有关。玉米、水稻、小麦、大豆并称为“四大粮食作物”。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最高,产量高达41.5%。它是目前最大的粮食作物; “两大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产量占总产量的41.5%。比例分别为29.7%和19.6%。
据统计美国智慧农业,目前生产的粮食中只有36.6%被直接消费,其余的都需要加工、饲养等。而且直接消费的口粮不断减少,大量粮食用于饲料生产。我国每年生产猪7亿头,家禽160亿只,再加上牛羊肉、鸡蛋、牛奶、水产品等,都需要饲料。仅饲料粮年产量就达4亿多吨。别忘了,还有酿造、淀粉、医药、化妆品、造纸等行业需要消耗。
有专家预测,由于消费结构的变化,即使10年后产量仍不足以满足需求。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依存度不断加大。 2023年进口粮食1.6亿吨,同比增长11.7%,占当年我国粮食产量的23.3%,对外依存度升至19%的历史高位。
粮食问题的严重性不降反增,大多数人很难认识到这一点。
其中,大豆尤为突出。大豆是一种独特的作物,结合了植物蛋白和植物脂肪。榨油后的豆粕是优质饲料原料。目前很少有其他生物可以大规模替代大豆。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去年进口9941万吨,占全部粮食进口的62%,其次是玉米、高粱和大麦。
同时,在现行全球贸易体系下,我国必须确保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平衡与稳定。我国向第三世界出口消费电子、家电、机械设备、汽车、机电等工业产品后,这些国家通常只能提供农产品,包括很多发达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势必从海外进口大量低价农产品,而这些低价农产品必然冲击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体系,对整个当地农产品价格和供应造成扰动。需求关系。
面对紧迫的粮食安全问题,央企顺势而为,在中国分散的农业经济中竖起了一根“定针”。可以说来得正是时候。
02 土地仍然是命脉
在1.4万亿斤的基础上,再增产1000亿斤粮食,实属不易。
我国耕地面积已达19亿亩,已接近扩张极限。因此,增产的关键是提高效率。两个关键点是耕地质量和种子“芯片”,即实施“地藏粮、科技藏粮”战略。
近年来,我国粮食单产屡创纪录,但最高纪录并不等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小麦单产记录超过800公斤,但全国平均单产仅为385公斤;袁隆平院士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三优2号”亩产1326.77公斤,但全国平均亩产只有476公斤。
与世界最强农业产量水平相比,我国只有三分之二。目前,全国玉米平均单产为435公斤,而美国为700多公斤。大豆平均产量为133公斤,而美国为200多公斤。仍有巨大的改进空间。
土地是培育农作物的生命之源,是增加粮食产量的命脉。近十年来,我国投入巨大力量,将高标准农田从不足4亿亩增加到10亿亩以上,这对于粮食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中铁建进军“现代农业”,首先要在土地上做文章。去年4月,中铁十四局对吉林迁安重度苏打盐碱地进行了整治,总面积约500公顷。这是十四局首个土地综合整治(盐碱地整治)项目。
如今,土壤含盐量已降至1.1克/公斤,pH值降至8.1,有机质含量从不足10克增加到20.3克。去年10月亩产达565.9公斤(测)。今年秋天,水稻收获4500亩,亩产超过588公斤,原来的贫瘠土地变成了良田。
中铁十四局为中国铁建跨界农业树立了典范。此外,铁五院常州院已完成横山桥镇、横林镇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还在推进常州经济开发区东农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中铁十一局参与武汉东西湖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旅游一体化项目,近期成立了涵盖现代农业的新兴业务发展公司;铁建交通集团完成石家庄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还在河岸两岸种植中草药,打造“农业+文化旅游”产业。
可见,虽然有央企的资源和政策支持,但中国铁建在布局农业板块时并没有盲目做大做快。凭借在建筑工程领域规划、设计、工程承包的优势,集团率先开展了土地平整、生态修复、土地规划、引水灌溉、乡村道路等前期基础作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和经验后,集团拟进军农作物行业。种植面积。
中铁九局东营盐碱地农业项目
中科院十四局选择与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合作,进攻盐碱地。双方成立了科技攻关团队,开展了多项关键技术试验和研究。中铁九局在山东东营也有类似项目;
铁屋园将常州的荒田变成了高标准农田。常州经济开发区现有1549亩稻田,改造前仅有115亩。经过一系列的土地整治和疏浚,当地的智能化、集中化、文化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经过前期充分的基础能力和技术积累以及有效验证,中国铁建将正式迈向现代农业。
03 全链条战略
它已酝酿已久,蓄势待发。中铁十四局取得山东华奥土地经营权后,开始大规模经营。
据介绍,本次征地1.45万亩土地(经营权)中,约8000亩为旱地,其余为水田、沟渠等。与之前的盐碱地相比,本次耕地面积是基本农田,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水稻。
当地土地平坦、广阔,非常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由于播种气候条件限制,十四局共动用35台旋耕机、16台播种机、21台施肥机、自卸车、还田机同时作业,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8000亩小麦的播种。播种任务。
明年春季,将播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3000亩,实行耕种、管理、销售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出效率。
放眼世界,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智能化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美国仅用3%的农民养活了全国3亿多人,平均劳动力76人,甚至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以色列几乎全是沙漠,气候干旱,但通过世界领先的滴灌节水技术、生物农药、肥料(真菌)、机器人等创新技术也创造了农业奇迹。
2023年,我国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为74%,而发达国家则高达95%以上。我国单位面积拖拉机保有量还不到美国的1/3、欧洲的1/8。我国在机械化率和耕作效率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差距。
在这万多亩的规模化经营中,中国铁建可以借助大型央企的能力,大胆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有望打造高标准的中国智慧农业实验田。
而且,中国铁建进军农业采取了“种植、管收、销售”的全流程策略。在研发端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在业务端与龙头企业建立联系,在销售端与大型粮油贸易加工企业签订协议。
此外,十四局西北工程公司还申请自有电商平台“易农时代”开展直播带货。还推出了“铁路建设精选”微信商店。据称,其专业直播团队有四十几人。通过抖音查看,“益农时代”店铺出售来自吉林迁安的时令新米。看得出来,中国铁建正在努力实现从一块土、一颗种子到居民餐桌的全链条覆盖。
与其他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相比,中国铁建践行国家战略的决心更加坚定。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基础设施集团之一,脱胎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经过多次改制重组,现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建筑承包巨头之一。
但城镇化浪潮过后,即便是如此强大的央企也必须面对现实。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铁建营收、利润双双下滑。营业总收入7581.25亿元,同比下降5.99%,净利润156.95亿元,同比下降19.18%。去年利润也萎缩2%,迎来连续12年利润增长的过渡期。
农业作为天花板极高、符合国家战略的赛道,非常适合中国铁建的转型。
进入农业行业后,这家万亿级央企将拥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04 写在最后
新石器时代农业开始萌芽。农业在人类历史上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农业形成了地表最强的生产力,延续了数千年,直至现代农业的形成和繁荣。 ,然后进入落后时期。
百年来,欧美农业界诞生了“四大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陶氏杜邦、孟山都等。这些企业代表了农业界最先进的生产力,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标杆。
当今全球互联网上流传的各种农业阴谋、种子战争、转基因危害等都与它们有关。中国人民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饭碗在别人手里”所蕴含的潜在危机和风险因素。
随着中粮、丰益国际(金龙鱼)、中信旗下隆平高科、中化收购先正达、中国粮油贸易、中国食品生物企业实力的崛起,我国的粮食安全越来越掌握在自己手中。 。
面对险象环生的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中国铁建作为央企进军农业,值得我们赞扬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