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建筑上种植植物生态建筑也被称为绿色建筑。虽然这个词不包括所有的生态建筑,但它更直观,特别容易与绿色植物联系起来。事实上,建筑绿化也是生态建筑的主要内容之一。绿色植物...
生态建筑也称绿色建筑。这个词虽然没有涵盖所有的生态建筑,但是更直观,特别容易和绿色植物联系起来。事实上,建筑绿化也是生态建筑的主要内容之一。
绿色植物对环境最明显的作用是调节温度、湿度和净化空气。在室外,植物可以使周围城市的温度降低1℃,而在绿树成荫下,温度又可以降低2℃。据测算,一棵大树每天可蒸发450升水,相当于5台2500大卡空调每天连续工作19小时的工作量。空调只移动热量,同时消耗电力,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另一方面,树木没有这些负面影响。众所周知,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同时,它们可以消除甲醛、苯和细菌,从而净化空气。
建筑绿化一般包括两部分:建筑周边环境的绿化和建筑本身的绿化(又称建筑立体绿化)。然而,大多数人只关注前者,而对后者重视不够。建筑设计师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出更大的努力,尤其是在遇到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时,更是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问题搁置一旁,不会去考虑。幸运的是,一些注重生态的建筑师已经把它提上了主要议事日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把建筑立体绿化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部分。他们创作了许多好作品,取得了显着的效果。结果。这些作品不仅包括小房子,
日本建筑师藤森照真设计的向日葵屋是建筑立体绿化的典型代表,而东京的韭菜屋则是他的又一杰作。这座建筑面积为173平方米的小房子是为一对作家夫妇设计的。富士主张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应该是“寄生的”。他说,人造物寄生在自然上是美的,同样,自然寄生在人造物上也是美的。因此,他采用了用天然材料包裹现代科技的方法,即在用木板搭建的屋顶上种植韭菜。
重庆大学周铁军等人设计的重庆天启园建筑中,西墙的绿化并没有采用植物直接爬墙的方式,而是在离墙30厘米处做一个框架,植物悬挂起来在框架上。,框架与墙体之间的空气层可以加强西墙体的散热,避免植物直接攀爬墙体而削弱墙体本身散热的弊端。他们还在阳光房周围设置种植槽,种植落叶攀缘植物,依靠植物生命周期的变化来适应季节温度的变化,保证冬季阳光的最大限度利用和夏季良好的遮阳效果。克服了阳光房冬夏不易使用的缺陷。
马来西亚建筑师杨景文设计了 26 层的新加坡展览塔。整个建筑都披上了绿色的衣服。沿坡种植、攀爬最适宜的本地植物,跨越垂直空间,穿过多个空中花园,直达屋顶。屋顶收集的雨水经过滤后储存在屋顶水池中,用于浇灌植物。同时利用遮阳和导风墙将风引入空中花园和室内空间,加上植物的调节作用,可以将机械通风降到最低。
日本九州福冈市的一个综合体,位于天神中央公园的北部。设计师将建筑视为公园的一部分,将高60米、14层的建筑做成山形,从面向公园的一侧向后退步,并在出口平台进行屋顶绿化. 室外楼梯从一楼通向屋顶,建筑中部有一个通高的玻璃中庭,可以俯瞰屋顶的绿色景观。
正如杨敬文所说,植物具有审美、生态、节能等功能,能够有效调节气候。试验发现,夏季在气候温和的地区,立体绿化可使建筑物外表面温度比环境温度降低5OC;冬季热损失可减少30%。因此,建筑立体绿化应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引起建筑师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