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土豆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这意味着土豆将逐渐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中国的第四大主粮。
有人恐怕要问了:“中国人吃惯了米面,土豆能当主食吗?”其实,民间早有“薯豆半年粮”的俗语,在困难年代,土豆红薯等薯类被人们用来果腹。
把土豆当主食
土豆历来受到人们的欢迎,国家政策也开始重视,更重要的是,把主食换成土豆,还能帮助降血压、降血脂、控血糖,简直是“三高”人群的福音!对于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病人,土豆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土豆比香蕉更补钾
辅助降血压效果更强
土豆含钾高,钾可预防中风,协助肌肉正常收缩,有防治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功效,这也让土豆享有“地下苹果”的美誉。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应摄取3510毫克的钾元素。有高血压的朋友,更应该注重补钾。
在很多人心中,香蕉是最好的钾元素来源,但事实并非如此。
有关数据显示,100克香蕉中含钾256毫克,而相同重量的土豆含342毫克,芋头含378毫克,并且后两者的热量均低于香蕉。
有专家表示,以土豆为代表的含钾蔬果能辅助降低血压,每天坚持吃1个中等大小的土豆(约130克),可使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40%。
土豆含有抗性淀粉
能辅助降低胆固醇
由于土豆富含碳水化合物,所以一直被当成补充能量的食物,但其实它也是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极佳来源。
土豆中含有的抗性淀粉对消化系统功能有益,当其到达大肠部位后,能发挥出辅助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此外,土豆也是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很好来源,同时它的脂肪含量较低,是能保护心脏的白色蔬菜。
土豆能帮助控制血糖
土豆富含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能令人体消化缓慢,升血糖速度减慢,易于控制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分泌。
土豆浑身都是宝
老人吃它延寿、护心护血管
土豆的营养素配比好,含8%~29%的淀粉,低于米饭、馒头、面包等食物;蛋白质含量约0.75%~4.6%,其中赖氨酸达93毫克/100克,色氨酸也有32毫克/100克,这都是其他粮食缺乏的;脂肪含量低,仅有0.2%左右。
中医认为,土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气、和胃调中、减肥降脂等功效,可辅助治疗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神疲乏力、慢性胃痛、关节疼痛、皮肤湿疹等。
特别是老年人,经常食用土豆十分有益于健康,可养心益气,延年益寿。
现代研究显示,土豆的维生素含量甚至与蔬菜相当,尤其是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前者是抗氧化剂,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损害,后者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土豆还有优质蛋白,蛋白质量可与鸡蛋媲美;其次土豆含镁和膳食纤维丰富,有益于心脏和心血管健康。
把红薯当主食
说起红薯,每个朋友都不会陌生。
回想起饥荒时期,红薯曾经一度是人们饭桌上常见的主食之一。
红薯当主食吃,会有让你意想不到的好处。
吃红薯,清血管、辅助降血压
红薯中膳食纤维比较多,对促进胃肠蠕动和防止便秘非常有效。这也能加速胆固醇的排泄。
降低中风风险
红薯是绝对的“高钾低钠”之王。有研究发现,红薯等富钾食物可将中风的风险降低20%。
辅助降血压
美国营养学家乔伊·鲍尔指出,红薯的辅助降压效果主要归功于其中富含的钾元素。我们知道钾能够有效促进钠元素的排出,所以吃红薯也有辅助降压的作用。
总之,对于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以及脂肪肝患者来说,适量多吃一些红薯,或者将红薯当做零食,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做法。
防便秘、控体重,还能护眼
对于容易发生便秘的人来说,除了多吃蔬菜之外,把一部分主食换成各种粗粮,十分有益。
红薯中的淀粉比普通主食少,而吃红薯非常“顶饱”,这也悄悄起到了控制体重的作用。
红薯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特别是“黄瓤”的品种中,含有大量 β-胡萝卜素,这些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变成维生素 A。
而人如果缺了维生素 A,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晚上视力会下降。日常吃一些富含维生素 A 或胡萝卜素的食物,是预防的最好方法。
午餐吃红薯最适宜
红薯缺少蛋白质和脂质,因此要搭配蔬菜、水果及蛋白质食物一起吃,才不会营养失衡。最重要的是,红薯最好在午餐这个时段吃。
这是因为我们吃完红薯后,其中所含的钙质需要在人体内经过4~5小时进行吸收,而下午的日光照射正好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午餐时吃红薯,钙质可以在晚餐前全部被吸收,不会影响晚餐时其他食物中钙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