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政策解读】农业数字化,我们在行动

2022-07-19 14:029880

2020年,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正式发布《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广义的数字农业包括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四个维度,包含完整的数据采集、分类、应用、挖掘体系,服务于农业的全过程。

 

作为首都,北京集聚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装备,设有多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和实验室,在3S技术、精准农作技术、农业信息管理、农业生物环境控制与自动化等方面都有扎实的研究与推广。


不少现代农业产业园早已着手布局数字农业,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今天我们走进身边的现代农业园区,去探究其数字农业发展的现状,一窥其未来。

一个连栋温室和13项数字化技术


5G时代,长在云端的草莓什么样?口感如何?产量如何?成本如何?带着这样的疑问与好奇,记者来到海淀农业农村局中关村科普农庄的“空中草莓”连栋温室。


推门而入,门口一块大的显示屏上一目了然地看到顶窗、遮阳网、顶被、二层膜、保温被、侧风、补光灯、潮汐灌溉……这些实时显示着棚内草莓种植的最新状况。


隔着玻璃门,只见一个智能机器人正在自动喷洒水肥,一排排果儿鲜艳的草莓挂在空中,地面宽敞、干净……


想要进入温室,必须要有严格的消毒流程,穿上鞋套,走入封闭式的风淋喷杀室,而后才得入内。


刚入棚内,空气中淡淡的香气扑面而来,一排排的草莓廊架上,果儿鲜红诱人。忍不住摘一颗品尝,香甜软糯,满口留香。“这是香野,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隋珠。”海淀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郑禾介绍道。“5G云端草莓是由北京市海淀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自主研发,将5G通信平台、人工智能机器人、有机标准绿色防控、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多层覆盖保温、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基质加温系统、低温蓄冷育苗应用、喷雾降温系统、植物LED补光、潮汐灌溉技术、营养液回收系统、轴流风机均温系统13项技术集合优化而成。”


“在多项科技技术的加持下,棚内的草莓上市期提前20多天,坐果期延长,亩产可达6000多斤,增长20%-50%,亩增收60000余元,提质增效显著。”郑禾补充道。


如何让上市期提前20多天?一是依赖于低温蓄冷育苗技术,它利用高山地区冷凉气候培育出优质草莓苗,提前打破草莓的睡眠期,从而让产果期提前。二是有赖于基质加温系统的应用,能够实现全天候基质的精准控温。三是植物LED补光灯技术,则可有效抑制草莓休眠,促进光合作用,缩短生长周期,提早上市时间。


而坐果期延长,则依赖于喷雾降温系统和遮阳网等设备,它们为草莓生长后期提供最佳的温度环境。坐果率的提高和品质的提升,来源于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及轴流风机均温系统的应用,它们为草莓植株提供精准的生长环境、养分、水肥、CO2浓度等。


据悉,这是一种全新的草莓栽培理念,无土栽培,空中种植。它不但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也扩宽了农业生产的应用范围,是对农业多功能性的有益尝试与探索。“我们将继续深耕数字农业,将农业和科技深度融合,开辟农业发展的新思路,继续展示‘农业的中关村’的风采。”海淀区委农工委书记、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春明说。

当全国产化的智能设备应用在连栋温室中


甫一走进北京朝来农艺园,浓郁的西红柿秧味儿溢满在整个温室中。


“这一棚种植的全是番茄吗?”


“您好!欢迎来到朝来农艺园连栋温室,目前这个区域种植的是番茄,年后还会有西甜瓜、黄瓜……”还未等随行的王建高开口,眼前的智能语音接待机器人已然开始了讲解。眼下是正在作业轨道上喷洒农药的作业机器人,这会让你恍惚仿若进了科研实验室,而不是温室大棚。一旁的中央控制器上,清晰地显示着该棚内的现状,生产区的情况,几点几分补光、何时增温、开启内保温、通风等等。


“这是设备终端,以备工人日常巡查使用,上面明确地记录了运行日志,生产情况和农事情况。”技术人员介绍道。“环境控制进行温室光、温度、水分、湿度、肥料的智能控制,一方面降低病虫害发病率,提高设施蔬菜的品质和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实现7×24小时的智能管控,确保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监管。”


据了解,这个连栋温室,从智能育苗器、到物联网传感器、再到水肥灌溉系统、病虫害防治、以及区块链追溯、采收分拣包装等等,全环节使用了国产化的智能设备,实现了国产化物联网、云计算、数据处理、AI控制等技术的落地集成应用。因而成为北京市首个全国产化连栋温室智能装备集成应用示范点。“不但解决了国内高效设施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国外的卡脖子问题,而且实现了本土化、个性化的开发和管理,使得系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更优化。另外,国内智能装备的成本很低,相较国外低了50%,后续的运维管理更是有保障。”技术人员自豪地说。


此外,朝来农艺园在引进各类高新信息技术的同时,还引入了椰糠基质栽培、水培等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改变了以前信息技术单一示范的模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高效农艺技术的融合应用示范,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聚变效应,切实提升了设施农业园区生产管理水平。


据悉,北京朝来农艺园成立于1996年,园区占地面积200余亩,拥有1栋连栋温室和19栋日光温室,是朝阳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的两个试点园区之一。


显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农业园区基于物联网的小气候环控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区块链的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计算机视觉的智能农机技术、虚拟现实农业技术、农业管理系统软件等实现对土地、设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了“种植有大脑、生长有智慧、销售有追溯”的现代农业模式,打造了新的未来农业样板,并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推广价值。


数字农业一端连着科技,一端连着农业。从体力到智力,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智能化科技化的发展方向,解答的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这道必答题。而近年来,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不断探索区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和路径,处于发展关键期,也逐步形成了北京优势和区域建设特色,未来可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国家卫健委与市场监管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标及9项修改单,我国已累计发布1660项相关标准
新发布标准包括:食品标签标准2项、特殊膳食食品标准3项、食品产品标准4项、生产经营规范标准3项、食品相关产品标准1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8项、检验方法标准29项,以及《生乳》《灭菌乳》《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等9项标准修改单。

7842025-04-04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检查节日商品 保障消费安全
在沃尔玛奥林匹克店,监管人员还随机抽查了多款儿童玩具和有机酱油等产品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情况。大连市市场监管局认证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处处长解玉川介绍,强制性产品认证又称“CCC认证”,目前有17大类106种产品已经或即将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

7082025-04-02

浙江茶在脱贫与振兴中居优势,有机茶成示范产业
浙江省的有机茶现状研究主要以武义、临安、莲都等县域为主,缺乏浙江省级有机茶产业现状的分析研究。浙江省有机茶产业发展历程浙江是全国最早开展有机茶认证的省份之一。浙江有机茶产业现状2024年浙江省有机茶国内认证面积变化(图2)。浙江省有机茶国内认证面积明显分成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

7602025-04-01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印发通知推进有机产品认证工作,助力品牌强农战略实施
为助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打好“有机牌”,切实加强有机产品认证监管,提高有机产品认证服务发展能力,日前,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印发《通知》,就推进有机产品认证工作提出“七条要求”。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将把推进有机产品认证工作作为评价市(地)市场监管局工作的重要指标。

7692025-01-26

国家市监总局详解有机农产品最新检测标准与生产销售要求
有机农产品既然价格比一般农产品价格高出几倍,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检测项目应该要比一般农产要好或多。1.有机农产品的国家检测标准。3.有机农产品的销售有没有要求提供国家认可的检测报告?3.有机产品销售的要求应符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及国家法律法规对于相关产品销售的规定。

792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