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信息技术全面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
大家庭农场主模式的典型代表,具有劳动力成本高、人均耕地较多的特点,需要依靠机械化、数字化来降低农业成本,信息技术覆盖了从播种、管理到收获的各个环节。

在播种环节日本数字农业,将气象、土壤等农业生产参数信息,耕地、能源等资源信息以及市场信息、劳动力信息等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和气候变化,得出最佳种植方案,种植适宜的作物。在播种环节,利用智能机器人、智能农机等智能设备完成播种的自动化,如智能喷雾器按设定的路线施肥、喷洒农药。在管理阶段,通过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农场内的温度、湿度、风力、雨水等信息,精准确定每个地块的播种耕作时间;在收获阶段,利用智能收割机、智能采摘机等智能机械,实现规模化、高效采摘。

日本:有针对性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日本农业的特点是人多地少日本数字农业,小规模耕作占农业的很大比重。官企联手推动“智慧农业”,开发了国家平台(WA-GRI),将分散在ICT供应商和农业设备制造商手中的公共数据汇集起来,为打造更高质量的服务提供支持。政府鼓励IT企业“跨界”进入农业技术研发领域。例如东芝利用先进的电子遥控技术、新能源技术和自动化管理系统,优化农作物生产所需的光、水、土、肥组合,实现各类蔬菜的量产;通过投资远程影像技术,减少农业生产所需的管理人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我国基本国情和农业状况是大国小农,改革开放40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基本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截至2020年3月,《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仅为8.2%。可以说,我国智慧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2019年,我国综合机械化率为69%,而美国、日本均达到99%以上,我国与美日差距较大。另外,从农业物联网应用来看,美国80%的农场都已经使用农业物联网,从农业机器人应用来看,日本已进入农业机器人时代,而我国尚处于试验示范阶段。 当前我国农业面临机械化水平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在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弥补农业短板的同时,还应顾全大局,利用已有优势,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潍坊贯彻指示精神拓展创新三模式,以乡村振兴促现代农业发展
潍坊市以乡村振兴融合化发展为路径,奋力拓展创新“三个模式”潍坊不断提高规模化水平,建设农产品生产大基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注重全链条提升,集群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加快建设农业强市。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着力重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
1512025-05-07
四月初访与九月再访锦会有机农场,不一样的体验与收获
相较于其他有机农场,锦会农庄规模不小。过去农业仰赖男性的劳动力,然而选择以大棚为基地的有机农业却更加重视女性的精致农业技术。近年来,他与支持者,共同投入“锦会有机公益平台”,帮助那些有好产品却愁销路的人。一个村子里的中国,新型有机农场传承
1672025-05-06
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下,生物有机肥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生物有机肥的未来前景怎么样#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生物有机肥正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广阔而令人期待的未来前景。在环境保护方面,生物有机肥具有显著的优势。然而,生物有机肥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综上所述,生物有机肥的未来前景充满希望。
982025-05-06
1月20日广西提前下达超60亿2025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
下达农业产业(生产)发展资金和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17.73亿元,支持我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完善生产与金融服务、培育高素质主体等,着力构建和完善产业门类丰富、产业链条齐全、要素活力释放、质量效益突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692025-05-05
7月3日!2024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在随州隆重举行
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义新在致辞中表示,15年来,茂盛人凝聚起“打造受人尊敬的品质农业增值服务商”的磅礴力量,奏响了企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壮美乐章。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通过视频祝贺2024中国生态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暨茂盛生物十五周年庆典取得圆满成功。
1052025-05-03
广西南宁市财政局下达28.10亿元农业水利转移支付资金助力农业发展
南宁市是全国重要的糖料蔗生产基地,南宁市财政局近日安排2025年中央和自治区农业产业发展资金2.22亿元,支持糖料蔗良种推广、糖料蔗生产机械化作业、国家种质资源保护、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以及畜牧业高效发展等,引领各县(市、区)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1472025-05-03
为什么说设施农业+中草药能致富?市场需求与种植优势全解析
为什么“设施农业+中草药”能致富?设施农业解决中草药种植痛点设施种植优势设施内花卉与药材兼用,观赏+药用双收益设施农业与中草药种植结合的核心优势农旅融合:开放设施农业园区供游客体验采药、制作药膳,增加二次消费。
93202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