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微信群里也能种好菜!” ——农大教授马长生朋友圈教农民疫期种菜

2022-05-11 12:102140

 “您好马老师!这是我今天买的西瓜种子,准备学着种西瓜、辣椒、玉米间作套种技术,打算分两批种植,总种植面积50亩,请您多多指导。”


     “大棚种植多少亩?华之秀冰糖西瓜种子现在可以大棚套小棚多层育苗;要是露地种植,新拳王西瓜种子比较合适。”


     近日,在一个蔬菜技术服务群里,河南省方城县袁店回族乡“家加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占华刚提出问题,河南农业大学蔬菜专家马长生教授就立即给予技术指导。


对于吴占华,马长生给予的是正向的建议。而在另一个微信对话中,马长生则提出了他的担忧。农户左明飞提到不少人一窝蜂抢种西瓜,马长生提醒到:“种子可以给你,但你要考虑清楚,面积不要盲目扩大。”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这样的线上指导每天都有,马长生的手机几乎没有离过手,对于56岁的他而言,手机里上百个技术服务微信群几乎占据了他春节期间至今的全部时间。



在河南蔬菜领域,无论是科研育种还是蔬菜产业化,马长生都做出了响当当的成就,也是无数菜农心目中的“偶像级专家”。


然而,作为蔬菜界“大咖”的马长生,其本人却是有求必应的“老好人”。无论是龙头企业家还是普通农户,只要找上门来,他都给予细心指导。在他建起的一个又一个微信技术群里,有些有名有姓,有些可能就是“张女士技术服务群”,连名字都没记全。“好多农户加微信没发名字,就记了个姓氏。”马长生笑着说,“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解答对方求助的问题。”


每当遇到求助,马长生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会向对方详细了解种植的品种、销售渠道、产品价格、生产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全面了解情况后,再帮助分析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指导建议。


“专家就是专家,我很庆幸得到马老师的指导……”嵩县车村镇的付方方接受记者采访时,连连夸赞马长生教授。付方方是一位“80后”返乡大学生,多年来在家乡种过草药、开过小工厂,希望创出一番事业,但在山区创业瓶颈很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就在去年,他看到有人种植辣椒效益很好后,就一心想着种植辣椒,但又怕吃不准产业行情。于是,付方方托熟人帮忙找专家咨询。


付方方的熟人想方设法联系到马长生。在仔细了解付方方的情况后,马长生说他非常支持大学生回乡创业,有文化的年轻人肯定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但对其跟风种植的想法,马长生从他所掌握的市场行情及走向谈到农业生产规律,苦口婆心谈的最多的却是农业产业创业的风险意识。最后马长生还特别叮嘱:“如果付方方真想种植辣椒,让他加我微信,我找技术员专门给他指导,尽可能让他少走弯路。”


当熟人把情况转告付方方后,他高兴地说:“从马老师的话语里不仅听出了专业的力量,也听出了鼓励,更听出了陌生人设身处地的关爱,这让素未谋面的我真的很受用,很感动!”


马长生是位老专家,但他却一直在琢磨新办法。


“种对!种好!卖好!”这是马长生常对农户讲的话,而他也在不断琢磨和探索。马长生告诉记者,目前互联网技术发展这么快,蔬菜行业也要积极结合电商平台甚至网红带货,“这不失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之路。”



2月22日,马长生到濮阳市南乐县部分乡镇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农庄、胡萝卜种植基地实地调研,并对该县农业产业发展给予指导和建议。“南乐县发展蔬菜产业的决心很大,融合发展有一定基础,只要需要,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早日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与南乐县委书记刘冰、县长曹拥军座谈交流时马长生说。


当前,雨水节气已过,很快将迎来惊蛰。农业生产最怕误了农时,马长生深知这一点,所以就在农历正月,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他指导下的毛庄蔬菜试验场的蔬菜品种的定植工作没有因为疫情耽误。


“目前已经完成了19个黄瓜品种、7个南瓜品种、10个西瓜品种、14个甜瓜品种的定植工作,长势良好。比如,黄瓜已经长到40厘米;优质小番茄定植更早一些,已经进行过第一次的打杈和喷花工作;西葫芦苗将于2月底、3月初第一个连续晴天的开头定植。”说起蔬菜,马长生如数家珍。


马长生常说的一句话是“愿天下风调雨顺,做好人一生平安”,这是被誉为“河南蔬菜之父”的河南农业大学退休老教授张绍文给他的寄语,几十年来他一直记在心上,具体到实践就是“尽我最大努力,让菜农们种对、种好、卖好!”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马长生教授简介


马长生,研究员,1987年7月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30多年来拼搏在教学、科研、生产、农业推广第一线,为河南瓜菜人才培养、产业升级、农民增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历任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国瓜菜杂志常务编委、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兼职教授、河南园艺协会副理事长、多家农业公司科研顾问,教育部科技评价系统专家库评审专家、国家科技专家库评审专家、河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专家和河南省专家库专家等。


曾被评为河南农业大学”科教服务三农先进个人”、“农业部科技年活动先进个人”、“河南农业大学最美教师”等称号。


从事瓜类遗传育种及推广近30多年,培育出多个享誉国内外的西瓜、辣椒、番茄等优质新品种。


先后承担河南省科技厅重点攻关、河南省农业厅科技成果转化等多项课题,并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河南省星火奖二等奖1项,郑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从山东农家子弟到中国旱地农业之父,山仑的实践与坚持之路
”从山东省黄县的普通农家子弟,成长为“中国旱地农业之父”,山仑凭借“实践”与“坚持”,开辟出“旱地农业”的崭新天地。山仑的研究为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危机和农业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今,山仑在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让无数百姓受益。

2092025-04-30

2025 年山东乐陵土豆大王梁希森病逝,一生诠释逆天改命传奇
“农业大国连土豆都要看人脸色?但他始终坚信:“房地产不缺我一个,但土豆育种再等20年就晚了!”从乞丐到百亿富豪,从地产大亨到“土豆教父”,他像一粒深埋土中的种子,用半生蛰伏换来破土而出的光芒。

1752025-04-28

甘肃天水花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让花牛苹果更牛?
如何推进花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天水花牛“更牛”?今年春季以来,甘肃天水花牛苹果线上线下持续热销,甘肃“天水花牛苹果又大又红”成为热频词。图为天水花牛苹果。

1252025-04-27

山东科学家薛其坤的辉煌人生:从考研三次到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璀璨明星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从山东走出的科学家们的精彩人生。刘振兴出生于山东潍坊昌乐,是我国著名的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出生于山东青岛,是中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372025-04-26

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何选择休闲农业作为切入点?温铁军教授深度解析
农业供给侧改革要咬住省情福建只有半分田,资源紧张,所以我才说一定要搞清楚国情省情,一定要搞清楚区情县情,我们才有可能做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调整。

7012025-04-06

戴桂蕊:从湖南双峰到英国留学的农业机械与内燃机专家传奇人生
是我国著名农业机械专家、内燃机专家,排灌机械事业的创始人民国25年(1936),戴桂蕊学成归国,任湖南公路局机械工程师。民国37年(1948),兼中国农业机械公司顾问。1949年长沙和平解放后,戴桂蕊应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之请,任湖大工学院院长,进行内燃机水泵的研究。

6692025-03-15

第40个教师节致敬茶学泰斗:吴觉农与中国茶业的复兴之路
1988年,《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曾推出中国茶界公认的十大茶学家。他也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创立者之一。张天福(1910—2017),福建福州人,被誉为“茶界泰斗”。张天福在福建柘荣县乍洋乡茶园指导科学种茶应特别指出的是,这十位杰出茶学家中,陈椽、庄晚芳、张天福是福建人。

7702025-03-14

纪念汪懋华院士:中国农业工程教育与创新的巨擘逝世,享年93岁
汪懋华院士离世,一生辉煌成就令人敬仰汪懋华院士的离世,不仅是中国农业工程界的巨大损失,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界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遗憾。让我们铭记汪懋华院士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继续为推动我国农业工程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7882025-03-13

现代农业专家:结合科学与实践推动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然而,真正的农业专家并非仅仅依靠理论知识和技术,他们更是将科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者,是推动农业创新和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合作社、农技推广等方式,农业专家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水平,增加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总之,真正的农业专家不仅是技术的掌握者,更是生态的守护者和知识的传播者。

6452025-03-10

宜昌农艺师梁遂权赴马拉维开展南南合作项目,助力非洲农业发展
梁遂权说:“三度援非,只为稻米更香、水果更甜,让所有人能够共享优质农产品。2019年11月至2022年8月,梁遂权又参加中国援几内亚比绍共和国第11期农业专家组工作。梁遂权从小成长在享有“中国早熟蜜柑之乡”美誉的夷陵区,最熟悉的非柑橘类果树莫属。

751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