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 手机版 购物车(0) 您好,欢迎来到月财生态网!
月财产品直达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新闻 国际前沿 农业补贴 技术研究 名人访谈 创业故事 有机百科 商业机会 专家互动 综合商情 企业动态 有机文库

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国际化进程

来源:月财生态  作者:月财   2024-07-21 阅读:226

近年来,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认监委”)发布了史上最严格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 2014年4月23日,国家认监委对2011年发布的《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进行了修订。如今,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制度开始走出国门,国内多家认证机构开始提供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服务。国家认监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贸易经营者资格认证服务机构间合作机制建设的通知》,对《认证认可实施规则》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2019年8月3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国家标准《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签及管理体系要求》(GB/T 19630-2019),将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2019版有机标准代替《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GB/T 19630.1-2011)、《有机产品第2部分:加工》(GB/T 19630.2-2011) 、《有机产品第3部分:标签与销售》(GB/T 19630.3-2011)、《有机产品第4部分:管理体系》(GB/T 19630.4-2011)。 有机茶生产企业要积极应对政策变化,根据新旧版本文件的差异,及时调整管理模式和体系文件,满足政策法规的要求。

1.认证范围及申请对象

2019版实施规则明确了申请人的条件,将拟经营的产品纳入认证范围,以解决部分现有有机产品在销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特别是贸易商面临的困难。同时明确了认证委托人应对产品拥有所有权,并进一步明确了产品所有权的定义,“经营是指在不改变产品包装的情况下,对有机产品进行储存、运输和/或交易的行为。”产品名称、产品描述和生产规模进一步明确了。增加了在证书上必须明确说明授权使用他人商标的要求。本次更新,《有机产品认证目录》也进行了更新,不仅增加了茶(类)饮料,还增加了明确并细分茶叶、茶制品、调味茶、代用茶的种类,如茶粉、固体速溶茶、茶浓缩液、茶膏等。

进一步明确细化申请认证的禁止性要求,申请人及其相关方5年内未因提供虚假材料、使用禁用物质、超范围使用有机认证标志、及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进一步明确“范围”是指“认证范围”,明确了认证范围的具体内容。同时增加了诚信监管要求条款:“该认证委托人未被列入国家信用信息相关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2. 环境要求

2019版有机标准主要增加了持续改善生产环境的要求,其余要求由于相关参考标准在过去几年内已经发布实施或废止而有所调整。“最大允许含量” 《农作物保护用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GB 9137)因已废止而被删除,对土壤质量要求进行了修订。生产区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1)选择适宜的土壤作为生产基地。风险评估合格,满足要求;(2)农田灌溉水水质符合GB 5084的规定;(3)环境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在有机茶实际生产和认证过程中,申请者往往不知道如何出具报告或证书,甚至要花费较多的成本寻找检测机构对当地的环境条件进行检测。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条件优良,得到社会的认可根据2019版实施规则,有机茶认证申请人或者其生产加工承包单位应当提供具有资质的监测(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检测)报告。污染源产地空气质量状况可以以当地县级以上(含县级)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环境空气质量信息或其他能够证明污染源产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的支持材料为准。产地符合GB/的要求。

进口产品原产地环境检测委托人应为认证委托人或其生产加工企业的分包商。检测机构可以评估是否接受土壤、灌溉水、畜禽饮用水、生产加工企业等检测报告的有效期。认证委托人现场检查时,应根据现场检查的实际情况,确定认证委托人的饮用水、水质等检测标准。如不满足该标准的,应按照GB/T 19630的要求进行检测,检测机构可以是境外检测机构。符合ISO/IEC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环境空气质量要求。对于环境空气质量,认证机构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认是否符合GB/T 19630的要求检查,结合当地官方网站、大气监测数据或报告等。

三、转换期

2019版实施规则进一步限定了转换期的开始时间,转换期开始时间不得早于认证机构受理申请的日期,保证认证活动的一致性,防止认证开始时间不一致的情况发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不同认证机构对标准中有机转换期的规定不一致,这也导致有机生产者对标准的理解出现混乱。茶叶是多年生作物。当同一生产区域内有平行生产时,申请单位应制定有机转换计划,并提前获得认证机构的确认。此外,未按转换计划完成转换并经现场检查确认的地块,不能获得认证。实施有机转换计划后,转换计划必须每年经认证机构派出的检查组核查确认。未按转换计划完成转换并经现场检查确认的地块,不能获得认证。同时,将上一版中的“生产单位”修改为“剧情”。 为避免理解不同造成混淆,仅指未完成转换的地块,不影响已获得认证的单位。对于未能保持有机认证的茶园地块,必须进行有机转换必须再次通过转换才能再次获得有机认证,转换期也不得缩短,这可以看作是一个惩罚性条款。

中国的有机认证标准_中国认证标准是什么_认证机器

2019版实施规则增加了对已获得国外有机认证的产品再申请国内有机认证的使用条款:对于连续4年以上获得国外有机产品认证的进口有机产品国外种植基地(含4年),且认证机构通过现场检查确认其符合GB/T 19630的要求,则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可以免除转换期。

IV. 输入

2019版有机标准调整了部分土壤施肥及改良物质类别,将“天然微生物制剂”改为“微生物及微生物制剂”;补充了植物保护产品,增加了茶皂素(来自茶籽的提取物等)。 )、皂苷(无患子提取物等)、物理措施(如颜色/气味陷阱、机械陷阱等)和覆盖材料(稻草、杂草、覆盖物、防虫网等);修改了铜盐的使用,增加了使用限量;“硫酸铁(三价铁)”改为“磷酸铁(三价铁)”。对于加工工序,从配料表中剔除了有机转化配料;“相应的国家标准”修改为GB 5749、GB 2721; “下列物质可作为加工过程中所需的消毒剂:乙醇、次氯酸钙、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和过氧化氢。消毒剂应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使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消毒剂”修改为“可采用蒸汽中国的有机认证标准,必要时可使用2019版有机标准表E.3所列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并规定了加工场所应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和明确了设备设施;在包装部分,增加了产品包装材料的要求,明确食品包括原料和产品;增加了包装填充剂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二氧化碳和氮气;在储藏部分,删除了“干燥”,增加了有机产品包装材料、配料等的储存要求;“标记”改为“标记”;删除了“100%”;进一步明确了泥浆即“施胶浆”。 与最新版GB 2760重新对比,对“有机食品加工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和其他物质”清单中的物质及使用条件进行了整理,增加了硫磺、卵磷脂、结冷胶、罗汉果甜苷、碳酸氢钠作为食品添加剂,删除了固化单宁,增加了明胶、柠檬酸、L-苹果酸、碳酸氢钠和卵磷脂作为加工助剂;增加了表 E.3 有机食品加工中允许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增加了酶制剂附录E中E.5:不包括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加工部分对矿物质(含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的要求统一整合到附录E其他配料部分,并进行了描述。修改的。

五、标签与销售

2019版有机标准删除了“有机转化”和“有机转化产品”仅适用于获得转化产品认证的产品的规定,改为“消费者不应被误导认为常规产品就是有机转化产品或有机转换产品就是有机产品”的规定改为“消费者不应误以为常规产品和处于有机转换期内的产品就是有机产品”。有机产品标签的要求也进行了合并。将“购买有机产品时,修改了“有机产品销售者应当索取有机产品销售证明”的规定,增加了“有机成分含量低于95%且标有“有机成分生产”等字样的产品应当提供能够证明有机产品来源的证明材料”的规定。已被删除。 有机转化成分含量高于95%的产品的产品标签要求、有机成分含量低于95%或有机成分含量高于或等于的产品的产品标签文字说明和图形要求95%但未认证为有机产品,有机转化成分含量低于95%但等于或高于70%的产品的产品标签要求,有机成分含量低于70%的加工产品的标签要求%、有机转化成分含量低于70%的产品标签要求、有机转化产品标识图形和色彩要求、有机转化产品标识加贴要求、有机转化标识印刷要求产品已被删除。

6.管理体系文件

由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改版,最明显的变化应该是体系所要求的文件的变化,其中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具体要求的取消备受关注。体系的实施文件在规范企业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很多企业为了认证而认证,却不能充分领会文件的精神,做出错误的判断。手册、程序文件和企业制度被划分为两个独立的体系,不同企业的质量手册、工艺文件都大同小异,导致“两层皮”现象越来越多,很多人因此怀疑标准有用。同时,农业生产企业、地方农技推广职能部门、农技推广人员普遍对体系文件不太尊重,甚至认为管理体系文件的执行只是一场文字游戏。 因此,2019版有机标准也对管理体系文件模糊的文字要求进行了调整,删除了大部分“有机生产、加工和经营”的限定词。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1)地点生产单元或者加工、操作等的图谱; (2)管理手册; (3)操作规程; (4)系统记录。

2019版实施规则还删除了“有机产品生产加工规划”的要求。

7. 多农户和多农户组织

旧版实施规则要求认证涉及多个农户时,应对所有农户及个体生产组织进行检查,实际认证过程中很难做到对所有农户及个体进行全覆盖走访,认证机构需要对农户进行全覆盖走访。认证检查工作强度大,客观上造成多个农户难以获得有机认证。认证本质上是一个抽样过程,欧盟和美国有机认证采用“平方根法”确定抽样数量。农民来访。 因此,2019年版实施细则进行了修改:“对于拥有多个土地使用权的农户参与有机生产的组织(如农业合作社或‘公司+农户’组织),该组织的内部管理制度应当应先对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机构的产品类型、生产模式、地理分布、生产季节等因素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抽检农户数量和样本. 样本数量不得少于农户数量的平方根(如有小数则四舍五入),且不得少于10户;农户数量不足10户的,应当对所有农户进行检测。如果认证机构批准的工日数不能满足现场抽取样品的检查需要,检查组可以在认证机构同意的基础上增加工日数。”

8.产品测试

2019版实施规则增加了对认证机构抽样检验的要求:“认证机构应当制定技术文件,对抽样检验的项目、频次、方法、流程等作出要求。”为加强认证机构对生产过程风险的监控,增加了一条新要求:“必要时,可以对生长期内的植物组织进行抽样检验。”上一版实施规则要求对所有生产过程和生产过程进行抽样检验。申请认证的加工产品,有效控制了有机产品的质量。当申请者使用自产农产品作为唯一原料进行加工时,也需要对农产品(如鲜茶叶)进行检测,加工品(如不同种类茶叶的干茶)同时进行,显然存在较大的重复检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最终加工品(干茶)才投放市场供销售,从原料(鲜茶叶)到加工后的成品,其形态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对最终产品进行检测可有效控制有机产品质量风险,因此2019版实施规则修改为“若认证委托人生产的产品仅作为该委托人认证加工产品的唯一原料,则若经认证机构风险评估,原材料与最终产品检测项目相同或相似,则至少应对最终产品进行取样检测。”

此外,针对境外产品进出境不便的情况,规范抽样检测流程。“如产品的生产加工地在境外,无法委托境内检验检测的,因出入境检验检疫需要委托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的,可以委托境外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符合ISO/IEC 17025《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通用要求》的要求。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管理办法”。对重新认证的产品,认证机构可以在换发证书有效期内,产品入境后抽取样品,委托国内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如检测结果不符合认证要求的,应立即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

IX. 销售证书和有机代码

认证机器_中国认证标准是什么_中国的有机认证标准

2019版实施规则进一步明确了销售证书的作用,将申请销售证书的时间由认证产品销售前改为认证产品销售过程中;明确“对使用有机码的产品,认证机构不得签发销售证书。”签发销售证书和申请有机码的条件不再混淆。增加了签发销售证书时提供“发票、装运收据(适用时)”的要求认证证书。修订后,更加合理,操作更加简便。还增加了对有机代码的具体要求:“认证机构应按照编号规则对有机代码进行编号,并采用有效的防伪和追溯技术中国的有机认证标准,确保每个颁发的有机代码均可追溯到其对应的认证证书和认证产品及其生产加工单元。”并明确了企业认证中有机代码的要求,规定认证机构不得向已获得认证证书的认证委托人颁发有机代码。有机产品企业认证。 同时,也加大了认证机构对有机代码正确使用的监督责任。

详见《中国茶叶》2020年第2期P14-18《2019年中国有机茶认证国标及重点解析》,作者:王东晖、张友、周彦君、付尚文。

打赏
举报 0 收藏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月财生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