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的要求和部署,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全省设施瓜果生产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018年1月24日至26日,由省经济作物技术指导总站主办,齐齐哈尔市农委、市农技推广中心承办的全省设施瓜果绿色栽培技术培训班在齐齐哈尔举办。全省瓜果产业领导、技术人员以及相关合作社、企业、种植大户等110余人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班邀请了东北农业大学副教授刘在民、省农科院分院研究员王柏林、助理研究员杨瑞华、齐齐哈尔市园艺研究所推广研究员刘秀杰等就温室类型选择与管理、寒地小浆果生产情况、简化栽培技术、设施反季节草莓、西瓜、甜瓜绿色生产技术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培训班还到梅里斯亚尔赛红星村现代新型温室社区现场会进行参观、观摩和学习。
通过现场观摩和业务培训,学员们进一步学习掌握了现代实用的设施瓜果生产技术,为下一步结构调整明确了路径,特别是合作社、种植大户深受启发,消除了心里的一些困惑和顾虑,发展大棚瓜果种植产业的积极性有所提升,纷纷表示回去后要借鉴梅里斯达斡尔区的成功经验,推广大棚瓜果生产标准化技术,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全面推介品牌,提升龙江优质果蔬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全省大棚瓜果生产保持持续平稳发展势头,生产规模扩大,供给能力提升,市场销售畅通,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以我省大棚瓜果生产的代表草莓为例,面积发展年总产量可达5.7万吨,其中大棚草莓4200亩绿色栽培技术,产量9200吨。面积已达到200亩,每亩生产效益1.5万至2.5万元;大棚生产主要在大庆、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城市周边开展,每亩生产效益2万至4万元。
下一步,我省将开展“农民冬天不冬眠,要学会致富”主题活动,进一步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变冬闲为冬忙,大力发展设施瓜果生产。加强日光温室研发,改造传统老式高耗能温室,推广选育耐低温弱光、抗病能力强、品质好、货架期长的优质瓜果品种绿色栽培技术,实现降本、提质、增效。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注重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推动全省寒地特色瓜果产业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和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