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养猪模式是国外比较成熟的养猪模式,自引进以来,发展迅速,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降解的方法处理粪便,从而减少污水排放,减少粪便臭味,给猪舍提供部分热量,消灭部分病原体,提高了猪的生长速度和育肥率,肉质的安全卫生能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同时也达到了环保、卫生的目的。在生产实践中,2008年该模式引进睢宁县后,全县一度认为该模式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大家齐心协力,使该模式在睢宁县生根发芽、结出硕果,政府给予财政补贴,建设用地优惠,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一时间,该行业红火起来,然而,仅仅五六年之后,该模式在睢宁县便销声匿迹,这让广大养猪户感到震惊和困惑。笔者通过对金地猪业、优胜猪业、富康猪业等养猪场的走访和实地调研,对该模式的原理、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总结,以提供给大家参考。
1.发酵床原理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本世纪初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引进我国养殖业的一项新型养殖技术,又称“自然养猪法”或“生物环保养猪法”,该法很快风靡全国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其原理是利用猪舍内的垫料和用活微生物建造的发酵床,猪将粪便直接排泄在发酵床上,利用猪的挖粪习性,借助人工耙地,将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发酵微生物菌落的分解,使猪粪、尿充分分解转化,达到无臭、无味、无害的目的。该技术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无臭味的环保养猪技术。
2发酵床的优点
2.1减少环境污染: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每年产生8.2亿吨粪污,其中只有15%被有沼气工程设施的养殖场处理,大部分被简单堆放或随意排放,造成粪便、尿液外溢,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目前畜禽粪便已成为农业急需控制的污染源之一,也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有机垫料中含有相当活跃的土壤微生物,能快速有效地降解消化猪粪,猪粪无需清运,不会形成大量的冲厕垃圾,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2提高肉质、增加价值:发酵床养猪模式结合猪舍的特殊结构,可以提高猪舍的通风透气性,猪舍的光照、温度、湿度都适合猪的生长,再加上扩大了运动面积,猪就可以增加运动量,同时由于零使用抗生素、抗菌药、消毒剂等药物,猪肉的品质和风味都大大提高,从而生产出真正绿色的“三无”猪肉产品。
2.3提高饲料利用率:在制作发酵床过程中,需要按一定比例添加锯末、稻壳、玉米粉等,通过细菌微生物的发酵,这些成分和猪粪部分转化为猪饲料。猪在翻身咀嚼垫料时采食饲料。同时由于猪的健康生长发育,提高了饲料转化率,料肉比进一步降低,这样同等体重的猪可节省饲料10~15%。
2.4减少疾病的发生:发酵床内垫料与猪粪的混合物,在微生物的快速发酵分解下,产生的热量以及垫料的充分翻动,可使垫料最高温度达到65~70℃,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有利于杀灭寄生虫和部分病毒,如蓝耳病在56℃时20分钟即可被杀死,沙门氏菌在60℃时15分钟即可被杀死,伪狂犬病毒在4~37℃时1~7天就会失去活性,猪瘟病毒在60℃时2小时便会失去活性,大大降低了病毒的生存条件,有利于猪只的健康成长。
2.5节省成本、提供效益:使用发酵床的养猪场不需要用水冲洗猪舍,节省了水资源和劳动力,当环境温度达到零下20℃时,猪舍内温度仍可保持在10~15℃~20℃之间。使用发酵床相当于给猪铺设了“暖床”,为生猪提供热量,减少猪舍热量损失,从而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
3 发酵床养殖的缺点
3.1 垫料成本高:发酵垫料主要由农作物废弃物制成,如稻壳、秸秆、锯末、烂叶等,未经化学处理的天然材料需求量很大,但市场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需求量这么大。稻壳是季节性收集和储存的,易产生细菌毒素,不利于发酵床菌落的生长;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秸秆收割时大部分还田,即使提前订购,由于价格低廉,还会更便宜。由于劳动力繁重、运输成本高等原因,很多农民不愿意与农场合作,导致供应不畅。
3.1 垫料成本高:发酵垫料主要由农作物废弃物制成,如稻壳、秸秆、锯末、腐叶等,未经化学处理的天然材料需求量很大,但市场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需求量如此之多,稻壳都是季节性收集、储存,易产生真菌毒素,不利于发酵床菌落生长。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秸秆收割时大部分还田,即使提前订购,由于价格低廉,价格仍昂贵。由于劳动力繁重、运输成本高等原因,很多农户不愿意与农场合作,导致供应不畅。
3.2 群养投资大,费用高:目前推广的基本是比较粗放的垫料生产方式,无法提供猪只健康生长所需的条件,而且需要定期喷洒菌液,加之猪场一旦患病,一旦用药,垫料中的益生菌会因使用抗生素而大量损失,需要及时补充菌液,而菌液成本很高,势必增加投资成本。
3.3床面湿度难以控制:采用发酵床养猪模式时,床面湿度必须控制在60%,过低的湿度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灰尘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而过高的湿度,特别是夏季,会造成猪舍整体的高温潮湿环境,不利于猪的生长,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3.4工作量大:发酵床养猪模式并不像很多倡导者宣称的省工省时,即一次性投入,一个周期受益,因为发酵床养猪模式需要每天保持垫料湿度的平衡和猪粪的均匀性(猪是定点排泄,不会在整个发酵床上均匀排泄),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翻动垫料,池子深,料高,所以工人的工作量自然就大,和当初宣传的有很大的出入。
3.5霉菌毒素问题:发酵床中的垫料经过发酵后含有大量霉菌毒素,猪有拱食习性,吃了含有霉菌毒素的垫料会产生免疫抑制,导致猪只抵抗力下降、食欲不振、生长缓慢等问题。
3.6垫料易引发常见疾病:发酵床主要靠锯末、米糠等粉状物质吸附活猪排泄物,粘附在猪鼻上,猪呼吸时易吸入,造成异物性肺炎,增加猪患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导致猪呼吸道疾病无法根治。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养猪场有个别猪对垫料过敏,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多为局部不规则的红色花纹。锯末、米糠等粉状物质在猪食用后,会刺激呼吸道及身体其他部位。
3.7消毒与治病相矛盾:采用发酵床养猪模式时,猪舍内不能使用化学消毒剂和抗生素,如果使用,会同时杀死发酵床中的有害病毒和益生菌。规模大,散户少,发病少,疾病传播率低,许多国家部分猪病已消除,猪的健康水平较高;而在我国,大部分猪病尚未消除,即使采用发酵床,猪仍会时有发病,而当猪发病时,很难用化学消毒剂和抗生素治疗病猪。因此,该技术在我国将面临困境。由于猪的特性,如果一个养猪场发生过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等常见动物疫情,常规消毒剂不能使用,病毒会长期存在于发酵床中,造成养猪场动物疫情反复。
4 总结与讨论
发酵床养猪模式的确是一种非常环保的养殖方式,但也存在是否符合睢宁县国情和传统散养养殖模式的问题。笔者认为,引进者在引进这项技术之前,应该对睢宁县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养猪模式的具体情况、气候因素、疾病防治等。引进一项新技术,除了考虑养殖企业的综合实力外,还要考虑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因素。因此,在选择发酵床技术时,首先要选择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完善的厂家,一套完整的发酵床项目实施流程应该包括前期规划、建设成本、指导材料准备、提供菌种、发酵床日常维护、现场保养等,这是发酵床成功、高效、长久使用的保障。其次,目前的发酵床养猪只适合育肥猪,母猪和保育猪的养殖尚无合理的解决方案。养猪场要想规模化发展,首先必须把母猪群作为重点群考虑,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饲养母猪,发酵床养猪的灵活性会受到抑制;如果不饲养母猪,单纯从外地引进猪,会引入育肥猪,也会增加养殖风险。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后期的发酵床养殖中给予足够的考虑。综上所述,一种新技术在引进前有机农业的利与弊,需要充分论证其是否适合当地的模式、品种、气候等有机农业的利与弊,根据条件,适合的可以直接引进,不适合的则应在引进前进行改进,使其更加适合。
(来源:江苏省睢宁县畜牧兽医技术指导站;图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作者若认为有不妥之处,请留言联系本微信公众平台,本平台将立即与您协商并解决相关问题。)
猪豆养猪行业第一媒体
扫描加入养猪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