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作为农作物生产能力的指标美国智慧农业,是比较各国玉米生产现状的重要标准。那么,美国每公顷玉米产量是多少?
美国的玉米产量如何?
美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各州政府因地制宜、结合具体自然条件,安排农作物种植区域,从而实现大规模区域种植。这是美国农作物种植的重要经验。
美国玉米种植区主要集中在美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形成了美国的“玉米带”,一望无际,东西绵延数千里。美国玉米种植区之所以集中在“玉米带”,与玉米的生长特性密切相关。
玉米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典型的喜温作物。玉米开花授粉期,要求日平均气温在25~27℃之间,对降雨量也有较高要求。美国“玉米带”海拔不足500米。地势平坦,有机质肥沃。夏季平均气温21~27℃,雨量充沛,空气湿度高,非常适宜玉米生长。
美国玉米种植带的范围
以2024年美国玉米种植者协会(NCGA)数据为例,美国玉米最高产量为每英亩490.6276蒲式耳,相当于每英亩约2077公斤。 10月,中央广播网发布消息称,通辽玉米创下全国粮食主产区三项单产纪录。万亩玉米平均单产1247.22公斤/亩,十万亩吨粮田单产1042公斤/亩,十万亩核心区平均单产1042公斤/亩。产量为945.29公斤/亩...
为什么美国玉米产量这么高?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吗?
(一)土地资源
美国
美国地势西高东低,呈南北垂直分布。中部大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基地之一。幅员辽阔,北起五大湖区,南至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它贯穿美国中部,覆盖约50%的陆地面积。该地区地势低洼,土壤肥沃,适宜耕种。
中国
我国国土面积虽大,但地形复杂。约70%为高原、丘陵、山地覆盖,平原仅占12%。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比美国还小。优质农田分散在长江中下游、黄淮海、东北等平原地区,难以集中发挥规模优势。
(2)气候条件
美国
美国大陆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雨量充沛。 48个州的平均降雨量高达700 - 800毫米。中北部平原冬冷夏热,季节温差大,适宜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生长。
中国
我国以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对农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3)机械化程度
美国
美国的农业生产建立在强大的工业基础之上。 20世纪40年代,农业机械装备门类齐全,主要农作物实现全面机械化。早在2017年农业普查就显示,美国农场数量为204万个,平均每个农场拥有耕地178公顷,每100公顷土地只有1名劳动力。美国也在发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无人农业机械可以完成多种作业,先进的传感器收集数据辅助生产。
中国
我国机械化率低,智能化水平差。我国耕地分散、经营规模小,地形复杂,不利于机械推广。三大主粮中,小麦综合机械化率最高美国智慧农业,超过97%;玉米综合机械化率为90%,收获过程机械化难度大;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86%,播种期薄弱。
(四)启示
我国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农业现状,学习美国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例如,进一步提高适宜机械化的地区机械化水平,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品种,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逐步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注重保护耕地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由于其特殊性,黄淮海地区尚无成功经验可供借鉴。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培育好种子、建设好田地、推广好方法、应用好机遇,建立合理的农业管理体系,确保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