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深夜,在武汉市汉阳医院急诊科,一位父亲抱着一17岁女孩小钱冲进诊室。此时,女孩面色苍白、全身大汗、表情痛苦,医护人员立马抢救。
经查:小钱的血压只有80/60mmHg,人已出现休克,意识不清,说话含糊;
医护人员急查生化血糖:仪器显示“HI”,这意味着血糖严重超标,远超测量极限值;
抽血检查:血液竟然是罕见的粉红色,如同混了大量油脂,非常浓稠,并在瞬间凝固,检验仪器无法识别。
最终,小钱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症急性胰腺炎,被告病危,医护人员立马上心电监护、给氧,建立静脉通道、补液……
经连日抢救,小钱逐渐清醒,血液也从高凝状态的粉红色趋于正常,各项生理指标恢复,脱离生命危险。
小钱的父亲介绍,高中3年以来,她几乎每天吃汉堡、炸鸡、烧烤,只喝可乐从来不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生命的80%都靠水来维持。养生专家说,其实水是最廉最佳的保健品,每天喝对水、喝足水对保持身体健康甚至防病治病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饮料是一个商品,我们喝的水是一个必需品。商品可以偶尔喝,可喝可不喝。水,必须要喝,它是必需品。喝饮料是一个脱水过程,喝水是一个补水过程。所以,我们长期对水的认识有很大的误区,对水认识不足。
除了饮料不能代替喝水以外,本期还向大家介绍几个喝水误区,一起来看看。
健康饮水误区一:片面强调水中矿物质
矿泉水因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一些矿物质而深受市民喜爱。但不少市民却认为矿物质含量越高越好,其实不然。饮用水中应该含有适量、平衡的矿物质,但矿物质含量高并不能完全说明水的活力强。
反之,当水中矿物含量超标时,还会危害人体健康。例如,当饮用水中的碘化物含量在0.02-0.05毫克/升时,对人体有益,大于0.05毫克/升时则会引发碘中毒。
健康饮水误区二:水越纯越好
不少人认为水越纯越好。事实上,长期饮用纯水也会导致身体营养失调。大量饮用纯净水,会带走人体内有用的微量元素,从而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容易产生疾病。
水专家指出,长期饮用纯净水还会增加钙的流失。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儿童、孕妇更不宜长期饮用。
健康饮水误区三:喝水仅为解渴
口渴了才喝水,不渴就不用补充水分。调查显示,人们喝水时往往忽略了水的营养及保健功能。
干净、安全、健康的水是最廉价最有效的保健品。水在体内能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稀释,这样才能便于人体吸收。由于一切细胞的新陈代谢都离不开水,只有让细胞也喝足水,才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健康饮水误区四:过热或过冰的水
水太烫会烫伤口腔及胃粘膜,水太冰会刺激胃粘膜引起胃部收缩,导致胃肠道紊乱引发胃部疾病,同时也会降低胃肠道对水的吸收,并不能起到为身体补水的作用。
健康专家说,其实最适合人体的是45°左右的温白水,它能很好的促进肠道蠕动,被人体吸收有效的补充人体需要的体液。同时温水可以有效地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体内“垃圾”、毒素等有害物质的排出。
健康饮水误区五:医疗用水可当日常饮用水
目前在市场上可以看到一些名为“电解水”和“富氧水”的饮用水。水健康专家指出,严格上说,这些都属于医疗用水,不能作为正常人群的长期饮用水。
电解水就是通过电解作用,把水分解成阳离子水和阴离子水。阳离子水是医疗用水,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饮用。阴离子水则常被用于消毒等方面。
富氧水是指在纯净水里,人为加入更多的氧气。这种水中的氧分子到了体内,会破坏细胞的正常分裂作用,加速衰老;而纯净水加入氧气后,由于分子结构的原因,仍然是大分子团水,也不易被细胞吸收。
健康饮水误区六:包装水不看日期
包装水包装上一般印着“保质期为12个月”。
自然界的水,由于其处于流动循环的状态,具有自净能力,即使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几亿年,我们照喝不误。
怎么水一装进瓶子里,还会“过期”了呢?
瓶装水之所以会有保质期,是因为塑料包装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老化,进而释放一些有毒低分子,导致水变质。
所以,对于包装水,我们还是尽量在保质期内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