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情况下,我们生病去医院时,末了,医生都会交代一句:“回去后要多喝水哦。”在医生那里,仿佛只有水才是不生病的“万能药”!
研究显示,当体内缺水1%时,人会感到口渴;缺水2%时,你的工作效率开始下降;缺水4%时,人会感到乏力、迟钝和情绪不安,对压力的耐受性下降甚至还会感到恶心。
美国F.巴特曼医学博士认为:许多的慢性疾病例如各种疼痛、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是由身体长期水分不足引发的。
胃与胃粘膜结构
含水量充分的粘膜保护层可以保持重碳酸盐并能中和试图通过粘膜的胃酸。脱水状态下的身体,其粘膜保护层作用低,就会允许胃酸渗透,造成粘膜损伤。
补水会为粘膜提供防酸保护层,比市售的任何药物都更有效。相反,粘性降低,胃酸就会渗透到粘膜层,引起疼痛。
水是防止胃酸侵害的唯一天然手段,它自下而上地发挥作用。而抗酸剂则依附于胃酸,它的防护是没有效用的。
专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患有典型消化不良性疼痛而没有患溃疡的人,不管吃什么药,安慰剂也好,抗酸剂也好,甚至阻断组胺活动的药物也好,结果是一样的。换句话说,不管是抗酸剂,还是更强的药物都没有多大效用。在人体的这一生理过程中,人们应当慎重对待脱水信号,切忌滥用药物。
人们发现,水虽不是什么“神药”,却对很多病有效:
结石
多喝水是肾健康的基本保障。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目前,医学认为肾结石病人与人体代谢环境、饮食、疾病等因素有关,同时还认为与人体极度缺水或脱水有关。
究其原因,一是补充水分不足,排尿次数减少,尿酸过浓,造成钙质沉淀,久之形成结石;二是肾脏发炎,无法将钙质及时排出体外,日积月累形成结石。要避免肾结石,最重要的是要多喝水。
便秘
大便70%都是水分,若身体缺水,大便中的水分就会被大肠吸收,导致大便干燥,排泄不畅。建议便秘的人每天喝2升水,分成8~10次喝,同时多吃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
痛风
痛风是人体内尿酸增多或排泄减少,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肾脏等部位造成的。
喝水少会导致尿酸不能顺利排出体外,患病风险增高。专家建议,痛风病人可多喝富含锶、钙的矿泉水。
血栓
如果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饮水不足,血液黏稠度会升高,血液循环变慢,容易引发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建议“三高”患者多喝镁含量高的水。
水与肺的关系
人体水分充盈时,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活跃,可以抵御病菌侵入人体,但在体内缺水的环境下,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力会变弱,抵御病毒的能力下降,血黏度增高,容易得呼吸系统疾病。多饮水保持喉咙一直湿润,能更好地帮助痰液(病毒)排出。
水与大脑的关系
大脑中80%的组成部分就是水。而人在脱水时受损最为严重的也是大脑。水是神经传导的主要能量,充足的水分让运作了一天的大脑得到休息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