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的身体比作机器,那么器官就像这台机器上一个个的零件。
随着时光逝去,每个零件都有它的使用期限,机器也会渐渐出毛病。那么人也是一样,年轻时一身轻松,年纪大一点身体就开始退化。
如何保养身体,延缓身体退化,是每个人都应该关心的问题。
通常,如果我们感到有些口渴、尿发黄,表明失水量已有体重的1%,如果你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挺一挺也可能没有太大的问题;
若感到严重口干、舌燥、少尿,表明我们身体失水已有2%,出现这种情况后,即使你想忍耐也会不由自主地想找些水来解渴;
若我们感到体能明显下降、皮肤泛红、昏昏欲睡、情绪失常、恶心,表明我们身体的失水量达体重的4%,这时即使想喝水的话,恐怕端杯子的力气都使不上了。
再看看失水升级后,在我们身上会有哪些惊人的”表现”:
a.失水6%时,我们在夏天会感觉更热,在冬天会感觉更冷,稍一运动就会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b.失水8%时,我们会感到头晕目眩,说话时词不达意,浑身无力,精神紊乱;
c.失水10%时,我们走路时身体东倒西歪,把鹿当作马,想说话也说不出话来,舌头肿大;
d.失水达15%以上时,我们已经游走在人间与”阎王殿”之间!
身体摄入水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还关乎泌尿系统的健康,而肾脏和泌尿系统与缺水最为相关的疾病当数泌尿系统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堵塞、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和一些感染。
身体需要水的理由
水可以防止基因遭破坏,并使基因修复机制更加有效。
水可以大幅度提高骨髓免疫系统的效率,所以水也可以提高防癌的效率。
水可以运输身体内所有物质。
水可以清除身体各部分产生的有毒废物,并把它们交由肝和肾处理。
水是关节空隙的主要润滑剂,它有助于防止关节炎和背部疼痛。
水有助于减少心脏病和中风发生的几率。
水可以使骨髓的造血机制恢复正常,并有助于防止白血病和淋巴瘤。
水可以大幅度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以对抗感染和癌细胞的产生。
所以,觉得“多喝水”这种叮嘱很敷衍?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水对身体多友好。
水占人体重量的60%~70%,体温调节、新陈代谢、各种物质吸收、运输及排泄……这些都离不开水的作用。
多喝水、会喝水、喝好水,最利于保证水分平衡,让身体时刻保持好状态。
爱不爱喝水,身体有啥区别?
偶尔一次喝水少,对身体的影响非常有限。但比起爱喝水的人,长期喝水少会让身体发生“质的变化”。
喝水对身体的影响
不爱喝水 爱喝水
膀胱 排尿次数减少,给细菌创造条件,引发尿路感染 经常排尿,冲走细菌
肾脏 尿量减少,容易结石
结石风险低
血液 血液黏稠度变高,更容易形成血栓
睡前抿两口,降低血栓风险
肠道 大便干燥,容易便秘
排便更顺畅
尿酸 尿酸在体内堆积,痛风风险增高
有助尿酸排出
体重 喝水太少脂肪无法顺利代谢,不利于减肥 餐前一杯水,能减少饭量,有利减肥
细胞
容易癌变,膀胱癌、前列腺癌、睾丸癌、输尿管癌和肾盂癌的风险增加 患癌风险降低
感冒时 不利于身体散热(退烧),有脱水风险
有利于退烧,缓解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等口渴的时候再喝水,其实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因此平时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
每天该喝多少水?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
6个月~1岁,每天水总摄入量为900毫升(奶/食物+饮水)。
1~2岁,水总摄入量1300毫升(奶/食物+饮水)。
2~3岁,每日饮水量600~700毫升。
4~5岁,每日饮水量700~800毫升。
5~7岁,每日饮水量800毫升。
7~10岁,每日饮水量1000毫升。
成年人,每日饮水量为1500~1700毫升。
哺乳期女性,每日约需喝水21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