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体的血管系统看成道路,斑块就是造成血管堵塞的元凶,各种心脑血管病中都能看到它作乱的身影。在全身血管中有一条“高危路段”,一旦堵塞,可能引发致命危险。
颈动脉
颈动脉系统是连接心脏与大脑最重要的血管,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颈动脉特别容易发生堵塞,其病变可导致严重的脑血管病。多项临床研究证实,50%~75%的缺血性脑卒中由颈动脉病变所致。
颈动脉之所以容易堵塞,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在血流转向和分支部位。
颈总动脉分叉形成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呈Y字型,分支处血流冲刷剪切力大,易造成动脉内膜机械损伤,导致血流中的胆固醇从损伤处进入血管内膜,形成斑块。
不过,颈动脉较表浅,通过超声检查很容易就能发现斑块。
预警信号
颈动脉发生病变前,会出现如语言障碍、理解能力下降、手脚不协调、突然眼前发黑等,一般数分钟后即可缓解。出现以上情况,要及时就医。
从左至右依次为:正常动脉、纤维斑块、粥样斑块、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建议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筛查颈动脉疾病:年龄大于75岁、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严重外周动脉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颈动脉杂音。
常见的检查方法为血管超声,可评估是否有斑块及狭窄程度。
为什么颈动脉最容易堵?
颈动脉最容易堵主要有3个原因:
1、独特的Y字型结构:仔细观察颈动脉会发现,靠近头颈部会有一个“Y型”的分叉,这里很容易出现颈动脉腔狭窄,甚至完全堵塞!
2、颈动脉比较狭窄:全身的血液都会流经这里,相较于其他主动脉,颈动脉较窄,血液有杂质、斑块时更容易堵。
3、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管壁上沉积了一层像腊样的脂类,使颈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的病变。
颈动脉一旦被堵,大脑就会严重缺血,8分钟大脑就会被损伤,出现失明、失语、半身不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脑梗”、“脑中风”!如果时间再长一些,甚至会出现脑死亡。
统计资料显示,约2/3的脑梗塞与颈动脉有关。颈动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连通大脑,一旦被堵后果不堪设想!
如何预防颈动脉堵塞?
1、控制好“坏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又被称为“坏的胆固醇”,时间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平时要少吃一些油炸食品,油炸食品是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来源。
2、及时发现身体信号
颈动脉堵塞早期可能表现为突发头晕,时不时一侧面部、肢体,无力或麻木,或者短时间内言语困难、眼前发黑等,此时就应该做颈动脉彩超检查。
3、控制好“慢性疾病”
平时还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慢性疾病。生活中要做到戒烟限酒,控制肉类、油脂、盐的摄入量,增加水果、蔬菜、谷物及薯类食物。
通血管:喝好3杯水
日常饮水充足(不低于1700毫升/天),补充体液,稀释血液,预防血液粘稠,降低血栓的形成,有助于预防脑梗。温热水35-45摄氏度,最为适宜,同时,还有益肠胃健康。
保持血管畅通,是长期的事情,多饮水就是最好、最实用的通血管方法,记得喝好这三杯水!
1、睡前半小时
睡前半小时喝半杯温开水,对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很有帮助。半杯是多少呢?大概350~500ml,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以不影响睡眠为准。
2、清晨起床后
清晨起床后也要喝杯温开水,小口慢慢喝,可以稀释血液,减轻血管负担。
3、起夜
除了早晚喝水,很多人半夜起床比较多,要在床边放杯水,半夜起来就喝上一口。心肌梗死多发生于午夜两点左右,这个时间补水也很重要。最好别喝凉的,容易驱散睡意。
养血管食物要常吃
鱼类
经常吃富含长链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对于心血管病人所产生的保护效果,近年来已经由很多的学术研究所证明,特别是吃深海鱼类,如鲑鱼、鲔鱼等,不仅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达52%以上。
绿茶
绿茶中含有茶多酚,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增强红细胞弹性,缓解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经常饮茶可以软化动脉血管。
荞麦
荞麦中还含有芦丁,是其他粮食作物没有的。芦丁能促进细胞增生、防止细胞凝集,对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它还可以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韧度和致密性,几乎对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都有预防和辅助疗效。
木耳
黑木耳黑木耳中所含的腺嘌呤核苷,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临床实验证明,吃黑木耳8小时之后,血液依然难以凝聚。
玉米
玉米富含脂肪,其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茄子
保护心血管、降血压,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P,有软化血管的作用,还可增强血管的弹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毛细血管破裂,对防止小血管出血有一定作用。
海带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岩藻多糖、昆布素,这类物质均有类似肝素的活性,既能防止血栓又能降胆固醇、脂蛋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这些都是很有用的建议,希望大家认真看一看,给家人和朋友也读一读,很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