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一些人
每逢换季就浑身不舒服每天呵欠连天,喷嚏不断三天两头就生病殊不知,这都是免疫力低下惹的祸!
说起免疫力,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免疫力吗?常生病就意味着免疫力低下?不生病就意味着免疫力强?
实际上,免疫力因人而异。但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以下4个异常表现,可千万要注意,这可能是免疫力低下的“信号”。
免疫力低下,身体有4个迹象
1频繁感冒且不易痊愈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感冒频繁,且每次感冒持续时间超过7天才能痊愈,这就意味着身体抵抗病毒的能力变差,免疫功能下降。
2
持续性疲劳且难以恢复
经常感到疲劳且精神萎靡,稍微干点活就觉得累,工作生活也提不起劲,休息一段时间后,看似得到了缓解,但没几天疲劳感又会出现。
3 胃肠功能变“娇气”
一同外出吃饭,其他人都没事,而你却出现腹泻或消化不良等不适感,发生的次数还不止一次,这可能是你的免疫功能在“闹脾气”了,并影响到了胃肠功能。
4存在睡眠障碍
关灯躺下后,辗转反侧仍无法入眠,半夜突然惊醒,醒来后却无法再次入睡,只能睁眼到天亮。存在睡眠障碍,也是免疫力低下的信号之一。
研究表明,免疫力异常和90%的健康及疾病状态相关。人体免疫力这座“战斗堡垒”一旦失控,身体便会“频亮红灯”。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异物,如病毒、细菌等和处理衰老、损伤、死亡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自愈力是我们人体根据内在的生命力,是进行自我修复,摆脱亚健康状态的一种的能力。
德国一项研究表明,人体自身有能力治愈60%~70%的不适和疾病。
但遗憾的是,现代人却没把它当回事,一生病就习惯于依靠药物来抵抗疾病,反而渐渐削弱了自愈的本能。
这些病可以“自愈”
著名健康教育专家、心血管病专家洪昭光教授表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医生治病,也只是激发和扶持了人类机体的自愈力而已,最终治好疾病的并不是药,而是人体自己。
1感冒
感冒是由普通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出现的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就是自愈系统在帮助身体排出病毒。
如果这些症状较轻,一般可以不用吃药。而吃药只能减轻这些症状,并不能缩短病程。
2发烧
发烧其实也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它不仅能抵御一些病毒的繁殖,还能增加体内的抗体,辅助机体消灭病原体。
如果是低于38℃的发烧,注意休息、多喝水、适当补充营养就能有所缓解。
但如果体温高达39℃,就要及时就诊,用药物辅助调控。
3腹泻
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时,自愈系统会启动防护措施,通过腹泻的方式尽快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
通常来说,如果一天腹泻5次以内,适当补充水分和盐分,注意饮食清淡,很快就能痊愈。
但如果一开始腹泻就用药压制,反而可能造成有害物质长时间滞留在体内,引发第二次腹泻,甚至加重病症。
5招激发免疫力+自愈力
世界卫生组织曾呼吁“摆脱对药物的依赖”,拥有真正的健康,那么,怎样做才能提高自愈力呢?
1足量饮水
多喝水可以促进人体内新陈代谢,记住,最好是温热水!这样能使鼻腔和口腔内的黏膜保持湿润;多喝水还能让人感觉清新,充满活力。
英国科学家已经证实,每天喝2升水的人免疫系统比一般人强60%。水可使骨髓中免疫系统的工作能力增强。多喝水、喝好水的人血液中明显有更多的免疫细胞,因此患癌症的危险就小。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喝6杯水的人(1500毫升左右)可将患膀胱癌的风险降低60%,他们甚至推测喝水对于肠癌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饮食丰富多样
研究显示,人体内每天都要产生数以百亿计的免疫细胞,这里面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产生这些细胞所需要的原材料需要通过我们的饮食来获得。
实现营养均衡的原则其实很简单,每天摄取主食、鱼、肉、蛋、豆类、蔬菜(以深绿色蔬菜为佳)和水果,并合理搭配,保持饮食多样化。不要总是吃某些特定食物,或者挑食,这样容易造成营养的偏失。
3心情愉悦
有研究表明,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也会使体内环境失衡,影响内分泌,造成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肿瘤的发生率。
而愉悦的心情则能调节和改善内分泌,起到提高自愈力、预防疾病的作用。
4适量运动
运动不仅强身健体,更是很多疾病的克星,尤其是慢性病。
不同年龄段和体质的人群,要找到合适自己的运动方法,推荐健步走、慢跑、游泳、骑车、爬山等有氧运动。
5睡眠充足
睡眠占人生1/3的时间,是恢复体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促进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和自我修复。
只有睡好觉,才能养足力气,以更加饱满的“机体”对抗疾病。
建议每晚最好10点以前睡觉,既给身体排毒,又能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