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荒坪村生态环境好,对于许多喜爱户外活动的人来说,是一块‘世外桃源’。当下正在推进全域旅游,这儿的好山好水日后必定会有客人来……”9月5日,在宣恩县沙道沟镇高荒坪村一组,武汉籍老人胡军正在自己的生态庄园忙着平整场地。对于未来的发展,他充满信心。
今年71岁的胡军一直定居武汉,曾从事过多年的电视编导、曲艺相关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同龄人都选择在大城市安居养老时,胡军却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了另一种打算。“以前工作时就知道恩施山好水好,不仅适宜养老,更能陶冶情操。”经过自己的前期了解和朋友推荐,2014年夏天,胡军带着行李来到位于沙道沟镇东北部最为偏远的高荒坪村。而这一待,便是整整两年。
高荒坪村,顾名思义,地势高,土地贫瘠,气候恶劣,平均海拔达到1400米左右。受制于客观条件,其境内三面坡地围绕形成了山大人稀的格局。该村东北与棕溪村相接,南与潭子洞村相连,西接药铺村,北与白水河村接壤。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68户277人,现有贫困户33户102人,常用耕地面积541亩,属典型的老少边穷的高山贫困村。
然而,这片当地人口中的“穷乡僻壤”却令胡军颇为兴奋:“这里海拔高,大山雄伟,山谷里流淌着由酉水支流形成的小溪,山坡上的民居富有民族特色,夏凉冬雪的极致景色,在这儿都能够满足。”在来之前,胡军也做足了功课,高荒坪村紧邻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酉水河绕村而过,喀斯特地貌形成了千仞峭壁,境内动植物原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立足于“生态旅游”这个出发点,胡军敏感地察觉到高荒坪的潜力和前景。
“要让高荒坪被更多人熟知和喜爱!”从平原走进大山,胡军被高荒坪村的生态美景、人文历史和淳朴民风所打动。抱着这样的初衷,他扎根村里,以土地流转的形式租赁下土地,建起了以生态养殖、休闲度假、民宿旅游为主的深山庄园。
正当胡军甩开膀子继续推进时却遇到了难题。
多年来,因为气候、地理条件的影响,全村出行仅靠一条小路,生产生活十分不便,胡军更是急在心头。为打通村民的“脱贫路”和“产业路”,解决“行路难”现状,2016年起,沙道沟镇及县交通局结合村情实际,综合考虑交通自然环境,组织勘察设计人员进行地质调查、现场勘察和重新选线,修通了药铺穿洞至高荒坪村10.3公里的通村公路。
打破发展“瓶颈”后,胡军投入100多万元扎根该村,先后修建养鸡孵化饲养场、庄园民宿酒店、停车场,目前已养殖绿色土鸡2200多只,其中天然野鸡200余只。通过前期与电商对接,这批鸡已经被订购一空。在做好产业的同时,胡军还充分吸纳周边贫困户做零工增加收入。“让客人进山来,让农产品走出去。”胡军说,他积极鼓励当地老百姓做好当地特色手工艺制品、绿色农产食品,庄园打包进行销售,助力脱贫攻坚。
600多个日夜的倾情投入,如今胡军的生态庄园已初具规模。下一步,高荒坪村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完成村级公路的整修和硬化、组级公路的整修、村委会的修建,解决高荒坪村出行难的问题。同时,县政府办驻村工作队也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高荒坪村通信难问题,确保网络全覆盖。同时开发高荒坪村特有的自然资源,以全域旅游为引领,打造夏季度假基地、人文环境创美基地和有机蔬菜农作物基地,发展特色产业,吸引更多像胡军一样的有志人士参与支持高荒坪的建设与发展,助力全村村民增收致富。
来源:恩施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