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关注工资收入。 继续落实稳岗纾困政策,用好县级农村劳动力供需平台,开展专业就业服务活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4万余人贵州农业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率达到70%以上。 加大以工代赈措施。 结合农业农村发展特点、农村消费迭代升级和农村新业态发展,重点培养农村电商、农户经纪人、村级公共服务、物流等新业态从业人员。促进农村收入渠道由单一农业生产向一二三产业多渠道收入转变。 加强农民工拖欠工资来源管理,保障农民工权益。
密切关注营业收入。 实施“4个10万+100万+5000万”产业项目,带动农民增加经营性收入。 推广“水稻+”、“玉米+”轮作模式,提高耕地人均收入。 深入落实相关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支持农民创新创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产业,做好政策落实和企业服务工作。服务。 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收入快速增长。
密切关注财产性收入。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全民所有制经济实体+混合所有制企业”模式,持续推进“1+1”试点,引导村级加强“三资”规范化管理、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分配机制贵州农业补贴,让农民享受集体经济发展红利。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降低土地流转成本,有效引导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深化息丰县宅基地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推广“622+1”、“811+N”等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模式,打造闲置农宅盘活利用模式。 “双双贵阳”避暑住宅示范工程10月1日,围绕“五政”融合居住生活示范区改造农村房屋(住宅)1万套。
抓好转移收入。 深入开展省市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监督检查,对农民就业创业、生产、社会保障等政策进行全面梳理。 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及时足额发放退耕还林、耕地地力补贴、种粮补贴等各项补贴,让农民受益。 聚焦“一老一小一低一弱”群体,用足用好各项帮扶政策,守住基本民生底线。
记者 宋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