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 手机版 购物车(0) 您好,欢迎来到月财生态网!
月财产品直达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新闻 国际前沿 农业补贴 技术研究 名人访谈 创业故事 有机百科 商业机会 专家互动 综合商情 企业动态 有机文库

赵亚夫:从土地里刨出更多“金疙瘩”

来源:月财生态  作者:月财   2023-11-03 阅读:291

有机农业赵亚夫_有机农业赵亚夫_有机农业赵亚夫

“去年,合作社帮助戴庄附近5个村发展有机水稻1000亩,一年每亩效益达到1000元。” 谈起帮助农民增收,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赵亚夫笑了。 这位81岁的老人从20岁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在田间劳作,坚持带农民看、带农民干活、帮农民卖、让农民致富。 他已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超过250万亩。 为16万农民带来直接效益超过200亿元。

去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赵亚夫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标兵”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要把我们的成就写在大地上。” 现在,他每周都会去戴庄村的田间地头两三次,研究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培训新农民,带领更多农民走上成功之路。 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将在更广阔的土地上书写更多更好的成就。

技术富裕的农民从土壤中挖出更多“金块”

2月8日,正月初八,第一场雪融化前,赵亚夫来到句容市白土镇许村草莓基地,考察草莓生长情况。 “受气温和前期雨雪影响,白土镇的草莓生长缓慢,赵先生一了解就将技术送上门。”草莓种植户李家华说。

把最新的科技带给农民一直是赵亚夫的追求。 在其职业生涯的前20年里,赵亚夫致力于水稻和小麦高产研究。 1982年,赵亚夫赴日本镇江农科院实习学习,很快就迷上了“让农民增收”的草莓种植新技术。 第二年回国时,他带回了20株草莓苗。

种植草莓在当时还是一件新鲜事。 “大家都不相信送到家门口的草莓苗被当草喂猪了。” 张东才是白土镇街塘村第一个和赵亚夫一起种植草莓的农民。 虽然他是一名农业技术员,但一开始他只敢种0.9%。 亩。 采收后,草莓卖到了600多元,收入是常规作物的两倍。 农民看到了希望,草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到1987年,白土镇露天草莓种植面积达7000余亩,收入8000万元以上。 当地至今还流传着“想致富,就找亚夫”的说法。

草莓、葡萄、无花果、有机桃子、有机大米……赵亚夫的农业科技项目送到哪里,哪里就播下了财富的种子。 赵亚夫坚持不收取指导费、不从事技术股权投资、不担任技术顾问的“三不”原则。 他推动每项成功,开发的10万元户、50万元户、百万户都难以统计。

2005年5月的一个晚上,赵先生打电话来,说想看看桃树的生长情况。 第二天,大雨还没有停。 我以为他不会来。 没想到,赵先生带领日本专家走山路来到了桃园。 ”回忆起这段往事,句容市大卓姐妹桃园创始人王巧迪感慨道:“这样的专家谁不相信呢?”

赵亚夫在探索新技术的道路上从未停止。 去年,赵亚夫经过多次改良的有机越光稻再生稻在戴庄村成功大规模种植,亩产增至1000公斤。

合力做强农业,寻找生物多样性农业致富之路

“山上猴王归来,天上雄鹰飞翔,娃娃鱼水中嬉戏……”天王镇统战工作委员会委员、党委书记姚伟超戴庄村的村民说,戴庄的稻田里有130多种动物,是隔壁村的六倍; 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不足3000元跃升至去年的37500元。

让绿水青山“金银流淌”有机农业赵亚夫,赵亚夫帮助他们实现了这一切。

2001年,赵亚夫从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上退休后,自愿以农业技术专家的身份,前往当时茅山革命根据地最贫困的村代庄村,引导村民脱贫致富。 “以前我以为所有农业问题都可以用科技方法解决,但现在我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赵亚夫表示,不能仅仅依靠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基层党员干部经过党多年的教育,应该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

2006年,赵亚夫牵头成立了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统一服务。 村社区干部交叉任职,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社区协作”。 “合作社保障了贫困户的稳定收入,让无法做生意的农民也能赚钱。” 赵亚夫以合作社主要种植的越光大米为例。 社员只负责田间管理,农机作业由合作社农机服务站负责。 合作社在年底根据成员的田间管理业绩进行红利分配。 目前,戴庄村866户中,已有812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全村农村居民全部加入合作社。

合作社凝聚农民共同致富的力量,生物多样性农业是解锁更多财富的“金钥匙”。 在戴庄村的有机蔬菜基地,绿色蔬菜正等待采摘,送往南京盒马生鲜超市。 “我们的蔬菜都是绿色有机产品,走中高端路线,每亩净利润5000元。” 基地负责人王忠立表示,戴庄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生态圈。 基地内虽然也有虫害,但不会形成虫害,对产量影响不大。

在赵亚夫的带领下,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多年来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农业生态系统。 其生产的有机绿色产品已进入中高端市场。 去年,入选国家首批“生态农场”。 2018年10月、2019年12月、2020年6月,省政府先后下发三份文件,要求在全省推广“代壮经验”,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推进绿色农业、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推进新型农业,打造“希望田”新景观

“赵亚夫是我们农科院的‘老母鸡’,他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农科院也成为全省知名的时令鲜果专家培训基地。 ” 芮东明,镇江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1984年在大学毕业工作后,一直师从赵亚夫学习。 在赵亚夫的带领下,芮东明扎根茅山革命老区38年,潜心研究葡萄种植有机农业赵亚夫,成为一名“葡萄大师”。 今年1月,他被授予“江苏省好人”称号。

解决“三农”问题,人才是关键因素之一。 赵亚夫一直注重“教导、帮助、引导”。 他不仅培养了全国道德模范米林、省党代表万春燕等一批农业科技能手,还培养出了以全国劳动模范吉荣喜、方继胜为代表的农村致富领军人物。

2018年,“亚福团队工作室”在戴庄村揭牌。 赵亚夫担任总顾问,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农科院等单位33名农业专家担任技术顾问,组建“亚夫团队工作室”+地方分公司+农业专家+地方专家人才+种养大户”的组织体系。 工作室已培养了1200名农村科技人才,为句容100多个农村合作社和45万农民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亚福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广阔的乡村,度过青春、实现梦想。 王厚军、王中立、李友义等38位新农业精英发起成立了亚福团队工作室科技兴农青年团。 他们为100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在全国推广“三新”农产品总面积30万亩,惠及农民4万余户,帮助农民增收近3成亿元。 去年,该团荣获“江苏省青年五四奖章团体”称号。

打赏
举报 0 收藏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月财生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