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九狮寨”。
“茶村风醉人,客来平江流连忘返”。岳阳平江的制茶历史已有千余年,茶道博大精深。在平江县万里茶场后山上,远远望去,犹如九只狮子出动有机食品基地,栩栩如生,故名“九狮寨”。
九石寨高山有机茶基地位于连云山、福寿山海拔1000米至1500米之间。走进九石斋,映入眼帘的是修剪整齐的茶树和错落有致的梯田布局。古色古香的茶园配备了智能监控系统、现代化的泡茶车间和专门的电商直播场地。建立了完善的电缆供电设施,呈现出时代特征。
“提质增效”,老工厂焕发新机
余焕新在茶园里。
余焕新在一家茶厂附近长大,他的兄弟姐妹也一直从事茶行业,但固有模式产生的效益并不理想。 2005年,注册建筑师余焕新眼睁睁地看着茶厂慢慢衰落,直至闲置。他毅然回到家乡接管茶厂,转行务农,与茶结缘,创办了湖南九石寨高山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狮寨”)。
在当时的“茶背景”下,余焕新沉浸在思考,如何在茶行业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他认为,要想从传统茶产业模式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创新,打造有影响力的茶产业品牌。
然而,“提升茶叶品质,打造高端品牌”不可能一蹴而就。产品和质量必须从源头控制。
2007年,于焕新与茶叶专家外出调研考察,前往日本、俄罗斯、摩洛哥等地学习国外高山有机茶种植和加工技术。随后,在刘中华院士、肖立正教授、鲍晓存教授加工技术指导下,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茶叶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开发了“连云金针”、“连云黄大袍”等产品。
九石斋的“连云金针”属于岳阳黄茶。它以优质芽为原料,经摊、蒸、清风、毛火、中火、满火、封口、分级加工而成。制作而成,口感清新醇厚,绿色健康。
种植过程中,采用严格的有机种植方式,不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坚持生物防治,施有机肥,保证茶叶的天然纯净。 2008年,福寿山森林公园种植高山有机茶20亩,达到国家有机食品标准。
“追求卓越品质,用心、情感泡茶”。为此,公司培养了一大批制茶专家。经过不断探索,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艺有机结合起来。绿茶生产采用标准采摘、手工杀青、小型机械揉捻、干燥;黄茶的生产依赖于绿茶加工技术。 ,增加了适合高山茶“闷黄”的工艺流程,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使生产出来的茶叶凸显出高山茶特有的天然甘醇和新鲜感,保证了茶叶的有机无害。 2013年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有机农产品博览会金奖。
截至目前,九石寨高山有机茶园占地6000余亩。是全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有机茶园。拥有福寿山、连云山两个高山有机茶生态茶园基地,三个茶叶加工厂。连续16年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茶旅融合”,茶香不怕村深
山高如云。这就是连云山,海拔1600.3米。被誉为“中国天然氧吧”,也是负氧离子数据采集点。高山土壤有机质丰富,植被覆盖度高,光照充足,湿度适宜,昼夜温差大,冬季最低气温可达-20°,病虫害自然防治。一系列因素为高山茶的种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茶叶具有独特的高山香气和持久的甜味,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更环保的产品。
余焕新认为,“种好茶、加工好茶、卖好茶”是茶产业成功的关键。
要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种植方面要加强管理,加工领域要不断提高智能化水平,销售要适应新时代的营销方式,打破传统销售模式,推广电子商务及新媒体营销,并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开设官方旗舰店,将优质的山地有机茶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此外,结合智能媒体时代,可以利用短视频、场景营销、直播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九石斋高山有机茶,让九石斋的“绿色名片”越来越响亮。
“旅游因茶而兴,茶因旅游而兴。”近年来有机食品基地,九石寨茶业公司充分利用平江县优越的自然风光和茶文化资源,深入实施“茶旅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了集茶园观光、茶叶采摘、茶艺表演、暑假养生、茶文化。体验茶游一体 作为联合项目,建成的九石寨连云山茶庄园是茶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典范和研究实践基地,让更多人了解九石寨,爱上九石寨高山茶。客户飞出大山,产业发展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链接农民、引导农民”让百姓每一片叶子都致富
九石寨高山茶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政策的支持。余焕新怀着农民的心、农民的利益,积极带领九十寨产业发挥自身优势,创造社会价值,不断激活发展内生动力。主要从资金、技术、就业三个方面行动,资金助力乡村建设。定期为周边农户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周边农户就业,以实干践行企业责任,谱写茶旅融合惠民新篇章。
乡村振兴方兴未艾,绿茶飘香。 “平江是历史悠久的产茶县,我们有信心将平江绿茶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余焕新目光坚定。未来,九石寨将发挥行业龙头作用,充分发挥“三产融合”作用,利用好茶叶美景,绘制高山黄茶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