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 手机版 购物车(0) 您好,欢迎来到月财生态网!
月财产品直达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新闻 国际前沿 农业补贴 技术研究 名人访谈 创业故事 有机百科 商业机会 专家互动 综合商情 企业动态 有机文库

未来十年,有机农业发展看中国

  2022-05-19 阅读:184

锄禾网信息机构披露,我国有机农业土地面积广大,已经超过200万公顷,在世界排名第五,亚洲第一。未来十年,有机农业生产面积以及产品年均增长20--30%,在农产品生产面积中占有1--1.5%的份额,达到1800-2300万亩。未来十年,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最好的看的一道风景将在中国呈现。

 

趋势永远就似一块磁铁,吸引着所有远见者。在近几年的中国做有机事业的人越来越多,而这些人都知道中国有个“有机农业大会”,仅仅通过2届的成长积淀,6月4日在湖北麻城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有机农业大会已经有超过500多名的有机人士关注。


大众注意力转移 农业认知革命开始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乔玉辉表示,强大的市场需求,让有机农业回归大众视野。在多年以前,提起有机农业,在更多国人的眼中还只是个概念,短短几年时间,有机农业已经成为资本热土,成为大众注意力的聚焦点。


由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的注意力转移,是一场农业认知的革命。据笔者现场了解,第三届中国有机农业大会力邀国内外20多位专家领导和500多家有机农业企业家、农业投资人、农业电商负责人新农业主体等。涉及20多个主要议题,历时3天,信息量之大,探讨之深入,涉及方面之多元为历届会议之最。


人民日报、新华社、锄禾网、中国新型肥料网、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湖北卫视等近20家媒体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宣传报道。


中国有机农业大会作为中国有机农业发展领域的年度顶级盛会,目的在于通过回顾有机农业发展领域的重大事件与话题、总结有机农业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问题、预测和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动向,促进有机农业理论与技术的有效结合、科技与环保的和谐发展,增进政府、学术、科技、企业、有机营销以及媒体之间的互动,共同探索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


政府深度主导 舵稳船方快


此次会议由麻城市政府承办,湖北省农业厅巡视员徐能海,黄冈市副市长余友斌、麻城市市委书记杨遥远出席会议。


有机农业的发展初期,需要谨慎探索,切忌狂飙突进。政府主导能将各方资源有效融合,行为稳妥之势,建立更加规范和有序的发展机制,这是保障我国有机产业长期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据悉,麻城市作为一个定位旅游的城市,对有机农业的建设已见成效,通过有机农业大会的举办,更加凸显城市定位,营造有机农业的良好发展氛围。恰如麻城市委书记杨遥所指:对麻城市的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业大会是一次契机,更是一次有力的促进。


第三届中国有机农业大会最为惊艳的当属“国家队”式的专家队伍。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顾绍平;农业部首席专家高祥照;环保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席运官;中国十大有机行者、锄禾网首席有机专家朱安妮;锄禾网创始人、华文传媒集团总裁刘若帆;华文传媒集团董事长刘苏华;有机种植专家,中国蔬菜流通协会食品安全委员会有机项目组长吴向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乔玉辉;湖北中绿有机农业研究院副院长,农业品牌市场推广专家周胜利等业内专家悉数到会。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乔玉辉:可以勇敢面对公众对有机农业的世纪之问:


发展有机农业会影响粮食安全吗?小农户能够赚钱吗?有机农业真的环保吗?有机农业真的能改变农民的工作环境吗?面对这四大疑问,乔玉辉表示,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空间很大,但是也需要结合中国人口众多的最大现实。当前发展有机农业,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回报是很高的。通过对有机水稻种植户的常年观测,数据说明有机农业最终是可以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水平,提高种植层次的。而高品质的农产品带给中国农业另一种安全:质量。


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顾绍平:有机发展出现新的动力:1、生态文明发展;2、消费升级启动;3、供给侧改革推进;4、精准扶贫,农民增收;5、美丽乡村建设 农业增绿。


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唐茂芝研究员:有机农业要学先进,但是祖宗的东西不能忘,中国特色不能丢: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有机农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有机食品的比例还可以提升,对有机农业的综合管理、品牌打造方面是需要向西方学习的。但是,唐茂芝研究员同时指出,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就是中国发展有机农业最好的土壤,里面的一些作物营养理念,自然循环模式等都值得当前做有机农业的企业个人借鉴。另外,由唐茂芝所在机构主要推进的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目前全国已近50家,在未来2年内会有望发展到100家,而且最值得指出的是,该示范区是融合了有机农业+精准扶贫,是属于中国特色的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注定减产?未必!有机农业真的好吃?必须!


可能在有机领域或者领域之外,存在更多的分歧是,有机农业是不是伴随减产。通过当天专家论述,有些认为会伴随总体减产,而有的专家则坚定的表示,有机农业可以做到《有机好吃不减产》。


中国十大有机行者、锄禾网首席有机专家朱安妮:找足速效氮+做好科学管理=有机好吃不减产。

作为中国有机农业领域旗手人物,朱安妮一直倡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机农业体系,实现农业“有机、好吃、不减产”。朱安妮表示,“我们对土地无止境的化学投入,危害性很大,但是不等于没有办法解决。从今天、从现在开始用正确的、健康的方式来耕作土地。今天可能没有一步做到有机农业的标准,但是我们要按有机农业的方式去改,如果不去改,永远是污染的土地,如果现在去改,有可能很快的就能做成非常好的土壤。

对于现代有机农业种植,中国蔬菜流通协会食品安全委员会有机项目组长吴向明认为要有完美的过程才能收获完美的结果。他认为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现代管理手段,采纳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此方会种植出营养、品质、健康、安全齐全的优质有机农业产品。尤其安全,吴教授特别强调,前期有机农业产品一定要安全这是建立信任的重要方面。

农业部首席专家高祥照:农业尤其是土壤需要系统养护


2016年,“土十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方案、水果蔬菜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国家政策为肥料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农业部首席专家高祥照表示,“在压力面前,谁抓住政策的机遇,谁就能在竞争中胜出。”


平台搭建:做他人想为而不可为

在有机领域,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此各方在进入这个领域时会存在诸多顾虑和限制。而此时平台的搭建、进入渠道的贯通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有机农业大会的组织方之一锄禾网和乡愁传媒就属于这样的平台搭建者。


搭好平台,让真正践行有机事业的人唱戏,让他们的声音传的更远,让更多人听到,影响更多的群体。锄禾网创始人刘若帆表示,锄禾网志在中国未来农业,志在构建一个现代人的高效农业的解决方案体系。乡愁传媒表示,平台的构建真正解决了一些问题:


做政府想做,而又无暇做的事,为政府补台;做企业想做,而又因单打独斗难于做的事,为企业服务;做专家想做,而苦于孤军难于做的事,为专家提供演说的讲堂;做资本想做而无门的事,去激活渠道。正如锄禾网创始人刘若帆所言:有机农业是中国农业的一次机会。


纳入肥料版块,有机农业与有机肥更配

此次会议首次纳入有机肥版块,成为亮点之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乔玉辉表示,从目前的有机农业的成本结构来看,肥料依然占据着最大的比例,所以做好有机肥料的规划和科学使用,对于降低有机农业的成本,提高有机农业的经济效益有重大意义。


大会专家指出,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化肥的施用亦越来越广泛,具有施用简便、速效和高产的特点,为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如果不遵循“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原则,长期单一、大量使用化肥,易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土质酸化严重,反而会制约作物产量,影响产品品质。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重新受到重视,用有机肥种出的农产品口感佳,能够有效保持瓜果蔬菜等本身特有的营养和味道,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也逐渐被广大群众所认知。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表示,“对肥料行业而言,零增长、提质增效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主题。


打赏
举报 0 收藏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月财生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