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大海的汹涌波涛很危险,但农业创业更加危险,数以万计的农业“淘金者”往往在“下海”前准备不足,遭遇巨浪便溃败。
其中,叫喊声最大的,往往是那些从事有机农业的人。
可靠的有机肥料很难找到
因为工厂化种植早已破坏了中国传统的小规模种植、养殖体系,即小农户不再从事种植业,不种植业就没有农家肥,只能依赖化肥。
施肥过多,土壤和植物就会变得不健康,只能依赖农药。农场产生的粪便无法用于农业,大量排放又会造成环境污染。可以说,工厂化养殖造成了双重浪费和双重污染。
那么当你想开始生态农业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有机肥料从哪里来?
目前,工厂化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是最便捷的有机肥料。
但很抱歉,工业化养殖动物的粪便普遍含有重金属、激素、抗生素,而且含量严重超标!绝对不允许用于有机农业。
另外,商业有机肥料基本上是由工业化养殖的动物粪便制成的,所以也不能使用。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有机生产标准并没有限制工厂化养殖动物粪便的使用。
世界各国的有机标准都推崇“过程控制”的原则,而中国的有机标准则是推崇“结果控制”的原则,哪怕你使用工业化农场的动物粪便,只要你种出来的东西不超标就可以。
但是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不一样,所以有时候即使你种的东西没有超标,你的土地可能已经被重金属严重污染了。
我见过一家用工业化养殖鸡粪种植出来的有机山茶油,使用鸡粪几年后,土壤重金属含量已接近土壤污染的临界值,但居然通过了有机认证。
要知道有机农业运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土壤,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对于这样的产品,即使检测结果符合有机标准,我们也不能上线。
总之日本有机农业,不考虑可持续土壤种植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生产是流氓行为,正因为如此,我们淘汰了大部分所谓的生态种植农产品和有机认证农产品。
为了找到靠谱的有机肥,我们的返乡青年和农民要么自己组建种养结合的回收体系,要么选择使用价格昂贵的饼肥,更有甚者从内蒙古带羊粪回来……
所以请记住,用有机肥种出来的农产品和真正的生态农产品是两回事。
并不是说有机农产品的价格更高
但普通产品价格太低
我经常说,不是中国的有机农产品价格高,而是普通农产品价格太低。
从投入产出比来看,一个普通农民种田的收入如果扣除实际成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就会发现,其每小时劳动收入很低,连外出打工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农民似乎没有办法通过种地获得合理的收入,所以几乎所有的农民都不愿意在家种地,而都想外出务工。
农民为什么要出去打工?因为种植普通农产品的工资还不到普通打工的十分之一。
现在我们消费者都希望有人能为我们种植真正的有机农产品,那么至少我们要保证给农民一个合理的收入。
当我们给农民提供合理的收入保障时,价格就是现在的价格,通常比普通农产品贵一倍是正常的,但很多人往往不理解,觉得价格太高了。
这是目前的普遍现象。
另外,对于一些比较难种植的产品,比如水果,当技术不成熟时,种植出来的产品质量通常较差。
消费者很难接受这种情况,因为他们觉得花高价买如此劣质的东西不值得。
相反,不彻底坚持原则的生产者,却可能种植出“便宜”又“好看”的“生态农产品”,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当然,中国并不缺少能够掌握技术,种出“便宜”又“好看”的生态农产品的人,我想这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土地制度的不稳定性
有机农业需要长期投入,改良一块土地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俗话说“有恒心的人才能坚持下去”。
土地的短期性使得人们更容易追求短期利益,如果你花了十年的时间改良土地,一旦合同到期或者土地被国家征用,你的努力就打了水漂。
记得有一次我去南京一个农场,面临征地拆迁,老板说这几百亩地十几年来投入的有机肥就达几千万,一旦搬走,就得从头再来。
相反,前段时间,回乡青年王宁参观了日本的有机农场;这些农场都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至少有几十年的历史。
日本的有机农场通常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但另一方面,中国又不能实行土地私有化,一旦私有化,就会面临大量失地农民,社会动荡,这真的是一个非常矛盾的话题。
消费者群体太小
Whole Foods (注:美国最大的天然有机食品零售商)之所以能够发展得这么好,是因为美国拥有庞大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
理论上,如果把家庭年收入40万以上算作中产阶级,那么中国中产阶级的人数很多。但我觉得,应该按照生活理念来划分中产阶级。
美国全食超市
总体来说,目前中国有两个最大的群体,一个是“屌丝”群体,屌丝群体追求价格消费,就是便宜就买。
第二类是“暴发户”,他们追求炫耀性消费,“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这部分人催生了奢侈品经济。
真正的中产阶级应该追求的是“价值消费”: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哲学,并愿意为有价值的东西付钱。
他们追求生活品质,愿意为健康生活方式投入金钱,这部分人群才是真正的有机消费群体日本有机农业,而这部分人群在中国尚属少数。
所以那些总是算计中国有多少有钱人,有多少人会买他们产品的人,基本上是死得最快的人。
缺乏诚信体系
其实,Whole Foods 在美国能发展得很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外的信用体系比较健全,也就是说,公众对于有机认证的信任度比较高,而国内的信用体系却比较欠缺。
有机认证的混乱局面,加上有关有机产品成本的新闻不断出现,正在摧毁该行业的信誉。
虽然官方的有机认证让人摸不着头脑,但说实话,民间各种自我认证的混乱程度甚至比官方认证还要严重,淘宝、朋友圈里充斥着“自家种的”有机农产品。
当你去郊区的果园时,你会看到每家果园门口都挂着有机水果的标志,甚至路边摊也会宣传你买的水果是有机的。这种混乱让人们更加难以做出选择。
因此在中国,无论是有机产品的生产还是销售,最终都是“卖口碑”,农户和店主要不断炫耀关系,与消费者成为熟人,在熟人的基础上建立信任,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因此,在这方面建立国内参与式担保体系(PGS)是十分紧迫的事情。
推行有机耕作有多难?曾经有一句话:如果你想把一群婴儿养到成年,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不生病,即使生病了也不能打针吃药,任由他们自由生长,直到长大成人。这有多难?
我相信很多从事有机农业的朋友都是抱着良好的意愿进入这个行业的,但是大多数人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无奈放弃。
你是其中之一吗?你还在坚持吗?我们期待你的评论,分享你的经历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