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 手机版 购物车(0) 您好,欢迎来到月财生态网!
月财产品直达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新闻 国际前沿 农业补贴 技术研究 名人访谈 创业故事 有机百科 商业机会 专家互动 综合商情 企业动态 有机文库

有机食品是大自然的礼物

  2022-05-26 阅读:132

有机食品自从出现以来就与争议相伴,到底有机食品值不值得吃?有机食品发展会不会带来粮食短缺?有机食品对于消费者真的有好处吗?是在收取智商税吗?


日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在今日头条举办的海绵演讲现场发表演讲,就有机食品有关话题做了详尽的阐述。


朱毅副教授对于公众对于有机食品的常见困惑做出了解释,她说,有机食品不是有机可乘食品,也不是投机食品,有机食品是人和环境的一种神圣契约。对消费者、农民、环境都大有裨益,是我们能够为子孙后代做的一件好事。演讲内容有趣有料,发人深思,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以下为朱毅“海绵演讲”现场视频:


以下为朱毅“海绵演讲”文字实录:


《你误会了有机食品》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朱毅,今天和大家澄清一些关于有机食品的误会。


首先,我们要定义一下什么是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是按照规范的有机耕作原则生产出来的、货真价实的有机农产品。有机食品不是有机可乘食品,也不是投机食品。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展开今天的分享。


在说这个自带争议的话题之前,我再表明一下我的态度:我并不敌视农药和化肥,在我看来,给作物洒农药就像人生病时需要吃药,给作物施化肥就像人在缺乏某种元素时用膳食补充剂,合乎情理,但是我们不应该像吃饭吃菜那样去吃它。只要农药和化肥能够走上精准农业的道路,降低使用量、提高利用率,我对它们就是没有意见的。


今年我们国家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29.3%以下,已经具备了选择有机食品的物质基础,是时候拿出真金白银来,让我们精心呵护的绿水青山,变成让农民富起来的金山银山了。

有机食品是泼大粪的吗?


化肥在我们国家的历史并不长,1949年时全国只有一家化肥厂,产量一共2.7吨。70年代时,谁要能找到装化肥的袋子,做件衣裳穿在身上,周围的人还挺羡慕的。


80年代时,我还记得有农民拿着长长的粪勺,到我们学校的厕所底下去掏粪放入粪桶,用扁担挑着就走了。前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富兰克林·H·金教授认为,中国用粪便做肥料是伟大的农业技术措施。


富兰克林·H·金教授想着,美国人的粪便排到大海里太可惜了,要是每天100万个美国成年人的粪便都能够施用于田间地头,那看到的不是密密麻麻的粪肥,而是1吨的磷、2吨的钾肥,土壤一定会吃得饱饱的。


这些年,我到有机农场去考察时,发现粪便拿来做肥料的情况很少见了,不是嫌脏,而是怕畜禽的粪便因为饲料的原因抗生素残留、重金属超标;而人的粪料则不那么好搜集,里面还可能有避孕药、抗生素残留,还可能夹杂着溶解不掉的卫生巾。所以,现在最大的遗憾是粪便品质不高,“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那为什么中国几千年都拿粪便作肥料,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消化道传染疾病呢?有两个解释。一是中国有烧开水泡茶喝的习惯,茶有消炎收敛的功效;二是粪便在发酵处理变成堆肥、沤肥的过程中,可以杀菌、杀掉寄生虫的虫卵。


所以,粪便只要根红苗正,高温堆肥时温度把握得好,那么有机食品这朵鲜花是可以插在“粪便”上的。

有机食品是收智商税吗?


2012年时斯坦福大学做了一个很周密的研究,他们发现,有机食品里面的农药残留量至少比普通食品少了30%。


2016年时,德国联邦绿党把2011-2013年德国官方监督的食品安全数据进行了一个分析,发现德国市场上的普通蔬菜农药残留量居然是有机蔬菜的31倍,普通水果是有机水果的347倍。


当然我们都知道,农药残留和农药残留超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说到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美国 1 万多项、日本 6 万多项、欧盟 14 万多项,我们国家这两年紧赶慢赶 6 千项的样子。在普通食品的农残限量标准上,确实寒碜了一点儿。


不过,我们国家的有机食品标准是全世界最严格的:有机食品中一律不得检出化学农药。就凭这一条,有机食品就从普通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当中脱颖而出,而且有机食品里面的硝酸盐含量也远远低于普通食品。


我还要说一句“剂量决定毒性”这个金句的坏话。不少的农药都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就是我们俗称的环境激素,并不一定是遵从剂量/ 毒性的线形规律的,很可能微量的暴露就有健康风险。当然,这些都是从个体角度来说的。


那么我们换一个角度,扩大一点视野看,现在我们国家使用农药造成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是农药的使用量高,大概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另外一个问题是利用率低,只有30%到达了作物上,70%漂浮在空气中、土壤里、水里污染了环境。


站在食物链的高端,这70%兜兜转转是会让我们自食其果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购买有机食品当然不是交智商税,是对自己好,对环境好。

发展有机食品会饿死人吗?


我们可以看一下有机农业蓬勃发展的德国,他们很有雄心壮志,希望尽快让德国的有机耕作面积达到(全国耕作面积的)1/5。我们可以感觉到1/5很安全,大家没听说哪个德国人饿死。


我们国家的有机食品起了个大早,但现在份额小的可怜,我国有机食品占整个食品市场的份额只有1%。所以,就算发展有机食品的人有饿死人的心,也没有饿死人的量,真的没必要担心。


不过我们可以做个远景规划,万一有一天我们全部都是100%的有机种植了,情况会怎么样?比如说特别依赖农药化肥的蔬菜水果会怎么样?研究农药化肥的专家说了,如果一点都不用农药和化肥,蔬菜水果会减产40%-60%。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组数据。2016年,我国蔬菜产量是 7.98 亿吨,水果产量是 2.75 亿吨,这几年大概都是这个数,蔬菜在 7 亿吨以上,水果在 2.5 亿吨和 3 亿吨之间波动。


每人每天最佳摄入量是一斤蔬菜和半斤水果,可能达到这个量的人很少,但我们就用这个量来算,我们这么多的蔬菜水果产量,可以让 43 亿人每天都吃一斤蔬菜,可以让 34 亿人每天都吃半斤水果。如果减产 60%,还能够让 14 亿中国人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甚至还可以剩一些,分给外国友人吃。


我希望仍然有这方面担心(发展有机食品会饿死人)的朋友,可以到我们中国农业大学衢州实验站去看一看,实验表明,长期有机种植模式的产量是不会低于常规种植模式的。


而滥用化肥和农药,人是不累了,但除草机一洒,土地会累。土地累到一定程度就撑不住了,到那时才真有吃不上粮食的风险。

有机食品对农民有好处吗?

有机食品对消费者是好的,但对农民有什么好处呢?


每年5月份是农残超标率检出最高的月份,这时有很多记者来问我,蔬菜水果哪个农残多哪个农残少,再教点办法支点招,包括怎么洗怎么处理。消费者关于农残的焦虑总是浓得化不开。


这时我总是在安慰与解释,现在中国的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就是在5月,叶菜类的农残超标率在城市也不会超过5%,我们能够吃到农残超标的蔬菜概率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高。


另外我也特别希望这些消费者能够从小焦虑里走出来,换一个角度看,事实上农药暴露风险最大的人群不是吃的人,而是种的人。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每年有300万人急性农药中毒,其中 25 万人死亡,主要发生在生产农药的工人、喷洒农药的农民之间,还有自杀。


另外,世界各地很多研究最后都发现,暴露于农药中的孩子,他们的生长发育、学习能力、短期记忆能力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消费引导市场,市场引导种植,如果我们都能更多地鼓励有机农业,用钞票购买有机食品,那么农民就会选择有机耕作方式。有机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方式,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来说,也是选择了一种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


有机食品,是人和环境之间关于食物的一个契约。对自己好一点,对农民好一点,对环境好一点,那么,绿水青山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金山银山。


打赏
举报 0 收藏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月财生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