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到“智慧医院能为老年人带来哪些便利”等相关问题,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焦亚辉表示。卫健委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周建新回应。
会上,有记者提问:智慧医院能为老年人带来哪些便利?关于部分老人不方便使用手机支付等情况,有没有收集老人的反馈意见?
焦亚辉表示,老年人对新技术的应用并不像年轻人那么容易,所以很多医院都为老年人预留了传统的就医渠道,比如打电话预约。这几年,我们推动了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其中一项制度是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医院有一些服务人员和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病人和老年病人提供帮助。
焦亚辉提到,另一方面,智能化的发展也给老年人带来了很多便利。比如老人要到医院看病,孩子就得请一天假陪老人去医院。现在他们有了移动应用程序,他们的孩子可以下载应用程序并为他们在世界任何角落的父母预约。,搜索结果。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的推进,“智能+”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现在很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包括一些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可以让老年人在家中使用可穿戴设备进行监控。血压、血糖、和心率通过互联网技术传输到家庭医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日常健康管理。这些都是为老人提供的很好很方便的服务。
焦亚辉指出,我们现在提出“互联网+医药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试点探索。家里有这些老人,尤其是身患残疾,或者长期慢性病吃药的老人,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将用药指导延伸到家中。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一些基本的医疗护理需求,也可以通过家庭病床、居家护理的形式提供。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智慧服务也给老年人的生活和医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周建新补充说,卫生行政部门对这个问题已经足够重视。例如,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在医院评估和管理过程中,要求专门窗口帮助医院门诊区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此外,在医院的运营中,也对门诊区自助机的志愿者人数进行了估算。根据不同的门诊高峰期,有不同的配置。基本上,每个自助服务区都会有1-2名志愿者来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