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当地农业局工作的刘小平2002年到北京从事有机农业,如今他被家乡四川省泸州市农业局招回,利用30亩土地开展有机种植试验。
刘小平说,“以前的土壤是活的、松软的,有微生物、蚯蚓,营养丰富。但现在稻田里种了多年的杂交水稻,伴随着化肥、农药、除草剂,土壤相当于死了一样。我回家发现,土壤已经完全板结,表层土壤几乎和水泥一样硬。化学农业带来的危害非常严重,除了破坏环境,还给人们带来各种疾病。”
现代农业面临的困境是: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从很多实践来看,中国独特的有机农业,在很多地方可以实现不减产的情况下,实现有机又美味的食品,从而解决了这四大安全问题。
但要警惕有机肥尤其是未堆肥的有机肥不当施用,会污染地下水和湖泊,甚至影响人体健康。
在美国,有机生产现在是其农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正是农业部门对有机农业的大力支持,导致有机农场和加工商的数量不断增加,为美国农村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食品没有转基因食品的标签,因此一些不想吃转基因食品的人会选择有机产品。
英国《自然》杂志2016年评论称,有机农业远比化学农业更加和谐,其最大程度减少能源使用、最大程度减少水污染等重要指标远远超过化学农业。
近年来,中央文件开始大力支持和鼓励绿色有机农业。“现在中国人对有机农业的态度很积极,发展势头很强劲。如果国内主流科研机构不重视这个问题,我们又会落后。”朱安妮说。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成立于1972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有机农业组织,拥有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的800多个会员组织,旨在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以有机农业为基础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体系。
21 世纪的有机农业有着一段备受争议的历史。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食品生产方式,在某些地方甚至相对低效。然而,有机食品和饮料是全球食品行业中一个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有机农业在建立可持续农业系统方面发挥着尚未开发的作用。
有机种植不仅靠良心和热情,也离不开技术。现在,朱安妮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义务推广有机种植,包括和其他组织合作,邀请国内外专家给一些新农民和技术人员讲授一系列有机种植课程,比如如何分解有机肥、如何使用生物肥料、如何种植有机水稻、如何改良土壤、培育种子等等。
但与此同时有机农业专家朱安妮,也有官员认为有机农业不可行,当地基层、中层干部对有机农业仍抱有一定顾虑。“这很正常,毕竟我们还没有做足够的研究,有机农业又是一个新生事物。”朱安妮说。
用生物固氮替代化学肥料
“中国长期以来不支持有机农业,就是担心减产,举欧洲等国外减产的例子,但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减产,是因为他们的方法不对,我们的方法对,我们能增产,这个逻辑就是投入的问题。”朱安妮说。
生物肥料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能直接或间接地为农作物的正常发育生长提供养分,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生物产品。
因为有机肥养分释放慢,在植物需要养分的临界点,它提供的能量不足,而化肥能高效快速地供给养分,从而达到高产。要替代化肥而不减产,就需要另一种见效快的肥料,而生物氮肥就具有见效快的特点。
朱安妮总结道:“有机肥+生物肥+矿物肥=既好吃又不减产的有机食品,这个简单的公式,确实能帮助我们走出现代农业种植的困境。”
生物固氮的研究是为了帮助植物从空气中获取更多的氮气,帮助植物获取更多的天然氮,让农林业生产逐步摆脱对化学氮源的依赖。
通过将现代科技应用于有机农业,朱安妮还总结出了另一条公式,那就是长效+速效+微量元素=有机食品味道好不减产
寻找生物氮源如今是国际上一个常青话题。美国绿色农业之父诺曼·博洛格曾说过,寻找生物氮源是为了逐步摆脱对化学氮源的依赖;减少和消除化学氮肥的能源、生态、环境和健康风险;恢复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参加了5次国际会议后,朱安妮注意到,学者们研究生物固氮的目的,是为了替代化学肥料。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科研人员在水稻种植中仅使用微生物菌剂一项技术,就实现了氮肥减量40-70%且不降低产量、提高产量。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爱德华·科金提出,生物固氮技术几乎可以在所有植物上替代化学肥料。在朱安妮的实践中,她也实现了多种作物100%替代化学肥料,且产量没有降低。
国际上,当油价上涨时有机农业专家朱安妮,各国政府给予学者大量补贴,加大生物固氮研究,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一旦油价下跌,补贴就转向其他领域,都是从经济角度考虑,还没有充分从环境角度考虑生物固氮。
澳大利亚太阳能中心主任伊万肯尼迪说:“我们建议使用生物肥料,特别是固氮细菌,可以帮助确保维持氮供应,以支持持续的最佳产量。”
朱安妮等人在实际研究中发现,不仅仅是固氮问题,还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微生物作用于植物根部,还可以改善植物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