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 手机版 购物车(0) 您好,欢迎来到月财生态网!
月财产品直达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新闻 国际前沿 农业补贴 技术研究 名人访谈 创业故事 有机百科 商业机会 专家互动 综合商情 企业动态 有机文库

十四五规划下,数字农业如何从盆景变为风景?

来源:月财生态  作者:月财   2024-05-29 阅读:199

近年来,北斗导航、5G等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在一些地方,农业不仅改变了面貌,也改变了内涵:物联网、大数据催生了“无人化”农业,正在逐步取代靠天气浇水、靠经验施肥的传统耕作模式。数字农业将是农业现代化的更高阶段。我国“十四五”规划首次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保障保障的约束性指标,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明确。文章简要阐述了数字农业农村的发展背景、现状及趋势。目前,数字农业能否从一些地方的“盆景”转变为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风景”,需要加快科研应用转化,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通过数字农业把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企业、行业组织联结在一起,形成更强的竞争力和更高的生产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

数字农业发展的总体背景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更是物联网照亮信息化飞速进步的世纪。信息化、物联网技术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这机遇时刻,任何犹豫、任何懈怠、任何错失的机会,都可能在未来的农业产业升级乃至粮食安全博弈中付出代价。从世界各国看,各大国家都把信息化作为国家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我国提出要以信息化统筹带动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纳入。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信息化的重大决策,包括《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互联网+行动计划》、《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等重要文件。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促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数字乡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文件。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统计,全球数据进入爆发式增长期,预计到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175ZB。相比2005年全球数据总量152EB,20年间增长千余倍。其中,我国自2018年以来已成为数据量最大的国家,年均增长率近30%。

未来,数字经济将逐渐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美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60%,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也超过50%。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31.3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但占GDP比重仅为34.8%,与美国的60%相差甚远。

数字化转型是信息化的终极目标,作为三大产业中信息化程度最低、GDP增加值最低的行业,加快发展数字化农业产业化是大势所趋。数字化转型路径规律可循,首先是信息的数字化,即如何将信息变成数据,其次是业务的数字化,即如何通过物联网设备深度参与农业生产和服务环节。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整体数字化转型。

数字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数字农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我国数字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初显成效,农村网络覆盖水平是最直观的证据。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2018年数据显示,全国农村宽带网络覆盖率已达98%,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率超过95%。全国县域数字化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为33%,其中农业生产环节信息化水平相较于物流、销售服务环节最低,为18.6%。

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最突出的就是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速。据统计,2019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975亿元日本数字农业,增长27%。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电子商务特别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比前几年更加迅速。农业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将能够在源头上优化应急生活必需品的供给。

目前,我国已在9个省部署实施农业物联网领域区域试验示范项目,初步开展苹果、大豆、棉花等6种重要经济作物全产业链数据中心建设试点。

此外,全国已认定400多个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100个数字农业试点县、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项目获批,这些农业试点基地的实践,也将助力各地区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特色农副产品拥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走出同质化竞争的困境。

我国数字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在数字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数字农业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关键研发滞后,传感器自主化水平低,专用芯片缺失,智能装备研制起步晚;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农业产业实际问题成效不彰,生产环节尤为薄弱;农业数字经济落后于第二、三产业,以2018年数字经济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例,农业数字经济仅占农业增加值的7.3%,远低于工业的18.3%和服务业的35.9%。为提高信息服务的精准性和普惠性,目前在专用芯片领域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需电信运营商提供网络覆盖,保障农业数据的全面及时上传; 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需要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管控、维修和补充,确保积累连贯、全面的数据;然后地方农业数据中心和区域农业科研力量通过数据分析,不断完善作物生长模型;最后通过数字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培训日本数字农业,让最先进的、适合当地情况的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快速应用。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数字化转型重大机遇

“十四五”规划的发布是农业农村发展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机遇。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有两点重要支撑。首先,农业是数字资源最丰富的产业,农业生产效率越深,效率越高。其次,农民对数字技术有着迫切的需求,推广应用得越多,农民获得的综合效益就越大。因此,数字技术对于农业各方面、各角度、全链条的优化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信息技术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等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凸显。相较于传统农业,数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将不断确立和扩大竞争优势,数字技术将成为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最后,在数字时代,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企业、行业组织将在数字农业的结合下形成相互共生的关系。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必然选择

日本数字农业_数字农业+种业_数字农业os

▲2021年8月30日,湖南省永州市道县青塘镇莲溪大洞蔬菜基地,灌溉系统正在浇灌蔬菜。陈思涵 摄

日本数字农业发展起步早,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发展数字农业的前端是利用实时传感形成在线数据流,积累历史数据记录,构建动植物生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实施精准育种,最大限度发挥动植物生长潜力,减少投入,降低成本,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初步具备物联网条件的情况下,依托5G网络、北斗导航,实现精准无人作业,提高智能农机覆盖率;最后,在面向消费者时,通过大数据、云平台精准公示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最后,通过数字农业的采集、分析、应用循环,将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的经验、知识、技术数字化,逐步实现智能化生产,降低农业从业人员门槛,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整体数字化转型。

推进数字农业发展的路径

推进数字农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两大核心功能:预测预警、优化投入要素结构。也就是说,大数据要具备预测预警的功能,提前知道气候、农业状况,同时还要优化投入要素结构,提高各要素的生产效率。具体来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区域农业数据中心

区域性农业数据中心主要是推动数字技术落地。在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要加快整合已有数据资源。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数字资源体系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重点工程。对于各地区各级财政支持的农业试点项目,特别是涉及信息化的试点项目,最好在项目之初就明确声明数据共建共享是各方的义务。后续试点项目审批要考虑到这个项目要积累和收集什么类型的数据和内容,需要什么类型的研究工具,验收时是否已经将数据收集并初步筛选好作为验收的前提条件。此外,要建立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在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所有参与共建的主体都有参与数据共享的权利,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主体共享数据的制度机制,打破数据壁垒,各取所需共享。

纵横联动推进农业数据建设

数据构建以单品种全产业链为主线,即苹果、大豆、棉花、粮食等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因为大数据的推行必须依托县域农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园区等区块数据为单位;特别要重视数字农业闭环迭代的三个环节:采集、分析、应用。这三个环节要形成一个循环,才能不断推进。并不是数据采集了就大功告成了,最重要的是要基于分析形成模型,最后的关键还是要回归到应用,驱动发展。

加速数字技术科技成果转化

加大数字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应用推广。政策方面,农业传感器、智能装备需纳入农机购置补贴。日本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先例,农机普遍补贴30%,智能装备补贴50%。目前全国范围内正在开展的农产品安全示范县、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非常适合试点数字技术应用。未来需规划建设一批农业大数据试点示范县、数字农业经济示范区,前瞻探索5G、区块链在农业农村经济生态中的应用场景。

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

数字农业os_数字农业+种业_日本数字农业

▲2021年12月4日,湖北秭归电商主播在郭家坝镇擂鼓台村生态柑橘园直播推销红肉脐橙。王刚 摄

传统农业数字化改造是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农业生产与服务信息化对提高农业附加值起着关键作用,培育农村推动数字技术产业链是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适宜依托“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红利,创新发展农村电商。目前,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农产品电商出口与农村工业品采购结合起来,增加农村在电商活动中的消费力,大力发展内容电商、品质电商、社交电商、视频电商等,这些都要求从事数字农业一线的农业企业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把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数据链、产业链、价值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来。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

政策、农事、业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是农业信息服务的前提,要推动农业服务业发展,让数字科技走进千家万户,加快建设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一些农民生产使用方便、企业常用、便于分析研究的APP,大力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农业生产服务,让农业现代化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 结尾 ·

声明 | 数说农业123是数说政通旗下专注于农业农村信息化、数字化的自媒体平台,是数说123自媒体矩阵的重要成员,全景式呈现国内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供销、乡镇政府等信息化案例、解决方案、发展趋势、商业机会分析,欢迎业内人士交流互动。

打赏
举报 0 收藏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月财生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