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 手机版 购物车(0) 您好,欢迎来到月财生态网!
月财产品直达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新闻 国际前沿 农业补贴 技术研究 名人访谈 创业故事 有机百科 商业机会 专家互动 综合商情 企业动态 有机文库

资源禀赋不足?日本生态农业何以实现现代化和农民增收

来源:月财生态  作者:月财   2024-06-12 阅读:231

循环型农业_日本农业机器_日本有机循环农业

基于土壤改良的有机农业

日本目前重点发展有机农业,即在生产中不使用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协调种植与养殖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保持农业生产过程的持续稳定。农民选用抗病抗逆的作物品种,利用秸秆还田、施用绿肥和畜禽粪肥等措施培肥土壤,保持养分循环;同时采取物理和生物措施防治病虫害;采用合理的耕作措施,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产系统和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日本的有机农业最初是从土地开垦和改良开始的。日本农业发展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土壤板结、酸化、盐化、水污染等问题。在意识到“化学农业”的弊端后,日本开始大规模开垦和改良土地。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这一计划,到21世纪头十年才基本完成。该计划主要将原本面积小、分散、坡度大、难以适应机械化耕作的水田进行标准化,通过工程改造,统一为长100米、宽30米、水平高度不超过2.5厘米的“标准水田”,以利于机械化作业。这一措施通过对零散农田的重新规划,将日本分散的农田集中起来,并在此基础上为改造后的水田提供良好的农业作业辅助措施,如修建排灌设施、平整农田道路、加强农田连片等,有利于耕地的标准化作业管理,使新的农业作业区能够适应机械化耕作。在耕作方式上,采用轮作、休耕,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日本农地改良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日本全国共设立土地改良区4710个,共新增农田11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4,有效弥补了非农占用的耕地。虽然受工业化、城镇化影响,日本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循环型农业_日本有机循环农业_日本农业机器

农业机械化、精细化、生态化

由于国土面积小,可耕地有限,地形不利于农业种植,农民的农业生产往往以家庭经营为主。日本80%的土地为山地丘陵,可耕地面积仅占土地面积的13%。相较于美国的大规模机械化模式,日本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小规模精细机械化模式。至今,日本已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稻种植和收获的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8%和99%。

日本目前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种植标准,如果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种植,即使是没有种植基础的小农户也能种出优质的农产品。日本非常重视农业生产配套水利设施建设,灌溉坝、水塘遍布日本乡村日本有机循环农业,截至2015年底,日本共有灌溉水塘多达30万个,其中面积在2公顷以上的有近7万个。

日本注重新型肥料和功能性肥料的开发应用,重视可再生资源在生产中的利用。如畜禽粪便经堆放发酵后作为肥料返回田地,污水处理后得到的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这些都是充分利用农业可再生资源的措施。发展多种水稻种植模式,稻畜水产三位一体,即在水田种植水稻的同时,养鸭养鱼,养殖固氮蓝藻,形成水稻、畜牧、水产的稻田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

农产品附加值高、安全

日本通过精细化工厂化种植和生态化生产,生产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日本农业发展崇尚精细化生态种植,形成了精细化农业的特色和标志。日本注重产品包装精美,与工厂化农产品加工产品配套销售。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发展受到重视,涌现出一大批“小而精”的农场类型。

日本对农产品质量的管控从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建设、监管体系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标准体系、认证认可体系、预警体系、应急体系、教育培训体系等入手,形成了由消费者厅、食品安全委员会、农林水产省、厚生劳动省等部门协调的质量监管,直接对农户、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进行监管,重点从源头管控到餐桌的全链条农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中央食品农产品部门、地方政府部门、生产者、消费者等各部门相互协调、共担责任,形成了具有日本自身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日本有机循环农业,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

日本有机循环农业_循环型农业_日本农业机器

打赏
举报 0 收藏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月财生态网